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货币政策叠加效应可期 市场资金将会量增价降

2015年05月12日 13:4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日前,央行再次出台降息政策。据央行公告,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其实,此番降息政策出台并不出人意料。早在4月19日央行宣布降准后,业内已纷纷预测,在超预期降准之后,市场或将迎来有力度的降息。

  最新出炉的4月份宏观数据并不理想,这有可能促成了本轮降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及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均出现下降,低于市场预期。此外,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与全球总体贸易额同比下滑10.9%。其中,出口额同比下滑6.2%,进口则同比下滑16.1%。对于传统贸易大国中国而言,贸易数字疲软意味着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在经济下行压力渐增之际,市场上并未对降息感到惊讶,有观点称,本轮降息幅度仅为0.25个百分点,与市场普遍预期的0.5个百分点相比尚有差距。

  不过,立竿见影的短期刺激固然有效,但货币政策效果还有赖于更长期的检验。应该看到,货币政策效果往往具有滞后性和叠加效应。

  所谓滞后性,即指货币政策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导至实体经济,不能急于求成。去年11月至今,央行已经密集推出了3次降息和两次降准,并且借助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等一系列工具,对经济的企稳回升正逐步发挥作用,这在4月份宏观数据中也有所反映。

  例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这一数据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值以上,预示着国内经济下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此时央行再次实施降息政策,不仅有望确保PMI数据稳定在荣枯线以上,巩固货币政策的利好效应,更将对全年经济的企稳回升打下基础。

  而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货币政策的累积效果逐步显现,社会融资成本将逐渐降低。事实上,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也是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的重点工作。连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就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表重要讲话。4月中旬在视察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时,李克强就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要以改革的方式,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服务。商业银行要根据企业情况自主开展贷款展期或续贷,多措并举引导实际利率下行。而降息正是推动融资成本下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央行《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降息政策在引导融资成本降低方面确有成效。今年2月份降息后,贷款利率有所下行。一季度末非金融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跌22个基点至6.56%,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下降15个基点至6.78%,一般贷款利率较基准下浮占比甚至从去年四季度末的13.1%下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1.3%。

  其次,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释放了流动性。交替实施降息降准政策,旨在从量价两端对货币市场进行调节,即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提升流动性。据估算,仅4月份的降准就将释放流动性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而且,在1个百分点的大幅降准之后,银行间市场利率显著宽松,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降至2%附近,这显著提高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特别是向政策鼓励的实体经济发放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8949亿元,但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1万亿元,同比多增6253亿元。

  可见,随着一系列货币政策的稳步落实,市场资金将会量增价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会逐渐显现。若再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中国经济将借此企稳回升。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