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3家公司股票超过百元 创业板为何如此牛?

2015年05月18日 09:5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若以2014年12月31日收盘指数对比今年创下的指数高点,上证指数、中小板指最大涨幅分别为41.36%、80.18%,而创业板指则是122.26%,创业板就是这么牛。伴随着创业板指如虹涨势,截至上周五收盘,创业板381家上市公司中,33家公司股票超过百元,50元以上更是多达124只。

  创业板这么任性,吓坏了不少人。“创业板泡沫很快破裂”、“神创板将会跌得很惨”、“珍惜最后逃命机会”……可创业板指新高不断,涨势顽强,频频打脸市场预测。

  有人指责创业板,有什么理由涨这么高;有人等待创业板崩盘,认为一旦风停了,就能区别出猪和鹰,那些站在风口的猪,会摔得鼻青眼肿,粉身碎骨;也有人在反思,创业板为何如此牛,以至于即便主板大跌,创业板依然强势不改?甚至有人认为,创业板指数将很快超越上证指数站上5000点。难道创业板真成了涨无止境的“神创板”?

  创业板推出之初,人们曾担心风险太高,无人问津。如今创业板却成了淘金沃土,大有取代主板之势。虽然创业板中不少高价神股,确实是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控盘操纵的结果,与成长性关联不大,如汇添富之于安硕信息、光环新网、华信国际,华商基金之于京天利等,有些股票上涨纯属跟风,是站在风口的猪而不是鹰,但创业板指数整体强于主板,也不能单纯用讲故事、乱炒作来解释。

  翻开创业板指数,人们发现,去年创业板走势很强,今年上涨角度则更陡峭、涨势更凌厉。是什么赋予了今年创业板更强的上涨动能?

  有观点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预期。“转型说”认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同时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于是,依托“互联网+”,把互联网技术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创造新商业模式的股票受到追捧,如以安硕信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的中国版工业4.0概念被疯狂炒作,如机器人等机器人概念股……市场预期,只要中国经济实施转型,新能源、机器人、电子商务板块等股票就值得看好;一旦中国经济转型成功,这些股票也将获得高速成长。既然创业板股票的机会主要建立在转型之上,而转型又实实在在推进,那么创业板股票理应给予更高估值和溢价。

  也有观点认为,这是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渴望的最好方式。“渴望说”认为,目前中央政府对创业、创新高度重视,即便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李克强总理在对全国科技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时仍不忘强调,要“进一步激发亿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创业、创新热情,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拓展创业新空间,汇聚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毫无疑问,身为“创业”板,就理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而只有将创业板股票做高、市值做大,形成巨大财富效应和示范效应,才能激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因为财富梦想会激发人的创新潜能,对财富的渴望,也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比发文号召更立竿见影。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在全社会激发,则“创新引擎”的打造将水到渠成。

  还有观点认为,这是完成资产控制权转移到青年人手中的必然过程。“转移说”认为,基于移动互联的创业正在青年人当中成为风潮,而“青年人在市场中崛起,需要金融市场配合。股市活跃的实体经济基础,正在于此。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的功能正是把资产转移给创新者,他们有企业家能力,愿意创新,但他们没钱,金融市场要给他们钱。”

  更有观点认为,这是高成长股成长预期自我实现的必然反映。“自我实现说”认为,一些高成长股虽然上市之初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但手握大把从股市募集来的资金,它们可以迅速发起收购兼并,实现外延式扩张,进而在短时间内给公司业绩带来裂变式增长。因此,给予这些成长股更高估值并不离谱。比如上市不到4个月的昆仑万维,就已停牌着手收购。昆仑万维并非孤例,次新股上市不久就停牌收购的很多,如浩丰科技、环能科技……

  创业板走牛,理由总会有一堆。虽然这些“高大上”的观点,难脱牵强附会之嫌,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最起码它们捕捉到了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正在给人们的投资理念带来的深刻影响。我们既应当防止被这些观点蛊惑煽动,无视市场风险,不分股票良莠,一味盲目追高,也应当认识到,这轮牛市确实打上了强烈的转型时代印记。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人心,随着中国经济加速转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为核心的高成长股,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我们应当面对转型现实,顺应创业、创新潮流,调整投资策略,以便更好地分享互联网新时代的财富增长机会。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