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漫游费最坑老套餐用户 专家:漫游费还有下降空间

2015年05月22日 07:3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我国移动漫游费一年收取上百亿元,而目前运营商的成本已“几乎为零”。昨日,一篇媒体报道再次引发消费者对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口诛笔伐。电信独立分析师付亮认为,“用其中一种服务的收入来补贴另一种是运营商较为常见的做法。”他同时指出,在目前的收费体系下,对于少数滞留在一些较老套餐甚至2G套餐中的用户而言,在长途/漫游的情况下会发现花费较高的问题。

    漫游费是个什么“鬼”?

    电信独立分析师付亮介绍,目前,国内运营商的语音收费类型共分4种,分别包括本地主叫、长途、漫游地主叫和漫游地被叫。手机漫游费的收取可以说是固定电话长途收费的“衍生物”。各大运营商为了网络的维护、运作,制定出具有不同导向性的各种业务来分摊成本,漫游费因此名列其中。

    “十年前的收费方式中,用户用手机打长途,收费是本地+长途,即包括本地每分钟4毛和长途6秒7分钱两部分费用。用户在异地漫游状态下,运营商向用户收取的话费中则包含‘漫游通话费+长途话费’。举例来说,如果用户在北京,打电话到天津,那么这就会产生‘长途费’;如果用户带着自己的北京号,在天津打天津的号码,这就会产生‘漫游费’;如果用户带着自己的北京号,在天津打上海的号码,这就会产生‘长途费’+‘漫游费’。”

    一部手机漫游一年成本1分钱?

    据介绍,手机漫游的过程,只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曾披露,如果用户在国内的情况下,手机在外地建立漫游后,与所在地的手机没有区别,并且一部手机一年的漫游成本,其实只有1分钱。

    在境外,国内运营商一般采取与当地运营商“合作”的形式,双方在确定一定的服务框架之后,中国的号码就可以在境外借用外国运营商的网络进行使用,所以所产生的费用并不是国内运营商全部来收取,而是国内+国外运营商共同来收取。

    漫游费如何收取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国内运营商的电信服务收费,目前采用工信部明确上限资费,结合运营商自主定价的管理模式。据了解,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移动电话需收取0.6元/分钟的自动漫游费。2008年工信部下发《关于降低完成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规定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为主叫每分钟0.6元。

    付亮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新资费政策之后,本地、长途、漫游主被叫,采用单一收费,即符合哪种收哪种,没有叠加。”也就是说,禁止了长途+漫游的叠加收费方式。另外,由于现在运营商都推出了“接打一个价”的政策,如果在办理电话卡的时候办理的不是“本地卡”,那么在国内是不会存在长途跟漫游的费用。通常情况下,手机只有在境外才会产生“漫游费”。数据流量也是同样的原理。

    漫游费还有下降空间

    在成本考量方面,付亮认为漫游成本几乎为零的说法有待商榷。“对运营商而言,最大的成本不在于通话费或者漫游费”,首先对于长途和漫游来说,国际长途需要有跨境结算的成本,国内不同运营商之间也有跨网结算,或者跨省结算成本。即便不考虑这些电信运营商的行业结算成本,对于单一运营商内部而言,“最大的成本是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营网络”。这其中包括投资建设、折旧、维护和人员投入等等,“简单的例子包括网络运营的电费支出,这些与‘通话’无关的支出都是运营商的成本,需要分摊到不同的服务上,包括本地、漫游等等。”

    由此,运营商也会存在用不同消费定价差异来引导消费导向,比如为了鼓励用户多用本地服务,推出更低价格的本地语音包或者流量包,而漫游的价格定得比本地高。

    付亮认为,“用其中一种服务的收入来补贴另一种是运营商较为常见的做法。由于语音仍是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所以目前主要出现的是用长途漫游费来补贴本地话费收入。”

    但是付亮同时指出,随着市场化和用户规模的提升、用户体验的需求,主叫6毛、被叫4毛的漫游资费上限确实偏高,有下调的空间。同时尽管在4G计费体系中,采用语音长市漫一口价的方式,但是如果一些用户只是换了4G手机而没有改换新的4G套餐的话,也存在仍沿用3G计费方式的可能。此外,尤其对于少数滞留在一些较老套餐甚至2G套餐中的用户而言,在长途/漫游的情况下会发现花费较高的问题。需要及时引导这些用户升级,将资费价格调整的优惠,惠及更多的用户。

    文/本报记者 任笑元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