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将走向常态化

2015年06月20日 10: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主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行情将更多地反映基本面变化,随着融券功能发挥,融资与融券的对冲作用将体现

  截至6月5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超过2.2万亿元,其在此轮“改革牛”行情中,确实起到了助涨的作用,笔者认为,未来融资规模的变化同样会影响行情的涨速和幅度。

  首先,融资余额的攀升和股指的攀升呈正相关的关系,表明融资业务对行情确实存在助涨作用。

  自2010年3月31日开展融资融券试点业务以来,随着行情的演变,融资余额逐步提升。2013年1月18日融资规模首次达到1000亿元。这之后,融资规模迅速增长。2014年7月底大盘突破2000点开始走强,2014年8月21日融资规模也突破了5000亿元,股指达到2200点;2014年12月19日,股指在重返3000点之际,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到了万亿元,今年4月1日,融资余额突破15000亿元大关,此时股指越过了重要的阻力3478点,4000点进入视野。随着股指攀升至5000点,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超过2.2万亿元。从以上融资余额和股指走势的关系看,融资余额的攀升和股指的攀升呈正相关的关系,两融业务,特别是融资业务确实对行情起到了助涨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融资融券业务与市场行情走势正相关,但表现在盘面,还是先有行情,后有融资余额增加,行情走势仍起到了先导作用。 

  其次,融资业务增幅趋缓,其增速回落将影响市场涨升速率,不影响市场趋势。

  根据国际市场经验,两融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其信用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比例在20%-40%之间,融资融券余额规模占总市值的2%-5%。而目前A股融资融券余额已占到总市值的3.3%,融资交易占A股每日总成交额的15%左右,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融资业务进入平稳期,将可能抑制市场的涨升速率,甚至可能会影响市场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宽幅震荡。但是融资业务本身并没有行情发现功能,这轮行情本身还是源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只不过这一轮的行情和以前相比,多了一个利用融资来投资的功能。本轮因注册制改革预期而起的行情,脉络非常清晰,目前的高成交量也好,两融对市场的助推也好,发行市场的火爆也好,无一不诠释着中国将从货币时代迈入资本时代,股权融资会支撑起中国一个多元化创业繁荣的时代,也是资本市场繁荣的时代。

  第三,融资业务是把“双刃剑”助涨也会助跌,融券余额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

  最近几天的大幅震荡充分演绎了融资业务的助涨助跌的特性。由于融资的杠杆作用,如果行情反转,杠杆资金无疑会率先夺路而逃,而这将直接导致股价快速下挫,反过来这又将进一步刺激市场情绪,使得更多资金跟风出逃,从而加速市场下跌。

  第四,未来融资余额上限同券商资本金的扩大息息相关。

  在融资融券余额已超过2.2万亿元背景下,融资交易上限在哪里呢?证监会已于近日就修订《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4倍。

  最新数据显示,证券业净资产为1.02万亿元,净资本为7700亿元;按照净资本的4倍计算,券商供给的两融余额上限为3万亿元,

  而在现行券商风控监管指标不出现大幅调整的前提下,融资余额要突破上述理论极限的唯一路径就是通过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直接做大净资产。

  为此,各大券商通过各种渠道融资,为两融业务补充资金。据统计,2014年至今,22家上市券商中除新上市募资不久的东兴证券和东方证券外,目前仅剩下5家公司尚未发布再融资公告。随着券商增资和再融资步伐的加快,此上限仍有提高的余地。

  第五,融资融券业务将常态化,券商将通过市场机制动态调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主体是证券公司本身,证券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的状况通过定期调整保证金比例和维持担保比例、限定个股持仓比例、调整担保证券范围、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等市场化手段,合理调节融资融券杠杆率,防范客户业务风险。从多家券商的实践看,这类调整将成为常态。

  总之,融资融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业务和重要的交易方式,渐渐进入平稳发展期,伴随而来的也将是行情的平稳发展。可以预计,在行情的主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股市的行情将更多反映基本面的变化,融资融券也将进一步常态化,随着融券功能的发挥,融资与融券的对冲作用将得到体现。(作者系大通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  ■李 娜   证券日报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