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国未来的食品产业将向何处走?

2015年06月20日 15:13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聚焦】我国未来的食品产业将向何处走?借助“中国制造2025”,食品产业在制造水平、安全标准方面将获得哪些提升?经济之声《天天315》“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别策划——本期聚焦:食品行业的前景展望。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6月15日开幕,历时18天,将于7月2日闭幕的“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经济之声《天天315》节目已经连续五天制作播出了“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别策划,和大家共同聚焦了“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互联网+”时代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企业责任、媒体责任等,从不同角度讨论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话题。今天,我们的特别直播进入第六天,也是最后一天,与大家一起对食品行业的未来做一个展望。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唱过的一首歌——《前门情思大碗茶》,我至今记得歌里有一句词是这样的:“他爷爷那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唱出了我们祖辈时候的饮食,简单纯朴,透着健康和满足。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样单一的饮食了,超市里能看到琳琅满目的食品,餐馆里能尝到各种美味佳肴。可以说,我国食品工业在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中国制造2025”概念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未来食品行业发展的关注。然而,随着食品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在享受更多美食的时候,相伴而生的是对未来食品安全的焦虑和担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副研究员、博士,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副主任范蓓,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就我国食品行业的制造水平以及未来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成了这段时间百姓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食品加工、制造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行业意味着什么?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认为,今年两会上国务院工作报告里面首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同时也提出了著名的互联网+的概念。此次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应该说是完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中国制造2025”这个分项的细节。“中国制造2025”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制造大国,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将起到引领和提振的作用。

  那么,中国制造2025和食品行业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副研究员、博士,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副主任范蓓表示,食品行业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被称之为“万岁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中国制造2025,对于食品产业这样一个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产业而言,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可以推进食品产业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国内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意味着食品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比例将大幅提升,这也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大家比较关心是这种变化到底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比如,我们希望未来的儿童食品染色以后不仅好看,对孩子的健康还是有益的该多好!如果将来在厨房炒菜的时候,油热了不会有油烟冒出来,是不是就更健康了!还有人说,将来如果能用无菌的纸袋来装食品、装热的饮料,又环保又方便该有多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憧憬,希望可以在未来实现的更多。范蓓认为,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个食品产业往更高、更好、更安全、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对整个产业和大家的日常生活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范蓓表示,整体来说,我们现在的食品添加剂和染色剂都是比较安全的,有些甚至对健康还是有利的。不过,一些公众还不是特别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在街头采访的过程中,一问到相关问题,大家都一致认为添加剂不好、色素不好。对此,胡钢表示,我们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原来都有巨大的差别,这和我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食品消费的更高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在如何科学的食用食品和食品产业如何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中间,需要有一个平衡。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现代食品工业使用添加剂或者其他特殊制剂,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严格完备的法规体系。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食用过程中,都不会达到某一类物质摄入过高而导致病变的程度。因为大部分的添加成分,都是在国家法定最高限额以下的,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担忧。

  那么,目前中国食品行业的制造水平如何?范蓓表示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市场供应产品种类显著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向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比如在粮食加工与制造行业方面,我们以前吃的最多的就是面条、大米这一类的,随着产业的逐渐发展,我们现在也很容易吃到一些焙烤类的食品。再比如蛋品加工行业,随着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液态蛋、清洁蛋、专用蛋粉以及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等新型蛋制品的产销量高速增长,增长率高达30%以上。目前,北京90%以上的烘焙企业都直接使用液蛋为加工配料。

  范蓓同时也表示,虽然我们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跟一些工业化的国家来比还有一些差距的。比如,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这个数字接近2:1,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简单的说就是加工产品比例的问题,美国8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经过加工后上市的,农产品增值达到5倍以上,生产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产出效率高,而我国这个数字约为55%。

  胡钢认为,《中国制造2025》涉及到食品主要有三处,第一处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专门提到加快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第二处是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要求加快食品等重点行业的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第三处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特别强调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

  

  记者:您认为食品安全存在问题吗?

  消费者:存在问题。

  记者:您觉得有哪些问题?

  消费者:什么农药超标、添加剂、还有过期的贴是不是改了什么的。

  消费者:比如说农药残留或者是假的东西,也不知道对身体有没有害处之类的。

  消费者:比如说色素添加剂,包括咱们日常生活当中,许多东西感觉吃的不放心,不是自己亲自摘的、自己种的、自己的收割的东西吃到嘴里不放心的。

  记者:您觉得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消费者:从上到下,一个是国民素质,再一个是国家行政管理力度。

  记者:您认为现在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多吗?

  消费者:多非常多。比如从孩子的东西来说,他的奶粉我不敢在国内超市买,添加剂比较多。还有就是假的东西比较多,我现在不会在外边吃那些肉包子什么的,就包括水质都有问题,好多小区家里面的自来水都接了一个过滤器,因为我们那是老房子没有接过滤器,我们就去买纯净水回来做饭,家里的自来水只用来洗衣服洗菜。

  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非常快,总体环境是安全、有保障的,但是为什么公众一提到这个问题,就说到这样那样很多问题呢?范蓓认为,一方面来源于公众对饮食安全的关心,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源于大家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其实不够。

  对此,胡钢认为,现在网上流行一些说法,“什么东西千万别吃”之类非常耸人听闻,这些数据要么是曲解,要么是凭空捏造,对公众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对于这些没有严谨科学依据的言论,消费者千万不要轻信,不要传谣。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应对的措施也不能一成不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向一些发达国家取取经,看看人家是如何来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提到美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发展历程,有三本书值得关注,分别是《屠场》、《寂静的春天》、《快餐王国》这三本纪实报告---生动反映了100年间美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相应的监管治理不断强化的过程。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对此进行了介绍。

  胡颖廉: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近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分阶段出现了很多种类型,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主要矛盾,刚好每个阶段都有一本记实文学,将这个阶段的一些特征记录下来。比如在20世纪初,那个时候美国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假冒伪劣食品,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劣质的标签,虚假的宣传、欺诈等行为。当时美国著名的文学家——辛克莱,他写了一部书,翻译过来叫做《屠场后的丛林》,这部书主要描写的是当时美国芝加哥地区一家肉联厂,非常糟糕的卫生条件,其中有几段话是这么描述的,“老鼠肉被当做猪肉灌进香肠里,得了肺结核病的工人在工厂里面随地的吐痰,半成品肉酱浆被对在医院的角落里面任意的发霉、任意的变质,地上污水横流。”当时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特征是低水平制假、售假,它是个体性的风险。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读了这书之后非常愤慨,推动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纯净食品药品法,授予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化学产品局更大监管市场这种不法行为的权利。这个局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享誉全球的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也就是FDA。

  第二个阶段,到了20世纪中叶,当时工业化、城镇化转型升级,消费者对于事物食品的要求比较多种多样,生产经营者为了满足食品消费者的需求,在食品生产当中,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当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比如颜色剂、农药、化肥等,所以食物组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人类的食物链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的影响。当时有一个学者,他是一个生态学家,叫做蕾切尔·卡逊,他写了一部书叫做《寂静的春天》,这部书有相当大的篇幅描述食物链被化学物质改变之后,进而如何来改变人类的长远的健康,这个阶段的问题叫做化学食品问题。它跟第一个阶段不同的是,它是系统性、工业化的大风险,而且不是个体性的制假售假。

  第三个阶段管它叫做新兴食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特征是各种各样的食品新原料,新工艺、新的业态层出不穷,主要是基于生物技术的进步,最最典型的新兴食品,也就是今天讨论比较多的一种食品,那就是转基因,转基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现在各界争论不休,科学界也有争论,媒体和公众也有不同的看法,暂且不评价这个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但至少是一种未来未知的风险,这对于监管也提出了各种各样大的挑战。这个时候有一个作者,他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叫做艾力克·施洛瑟,他写了一部书叫《快餐帝国》。这部书就是用来描述以转基因为代表的新兴食品,和如何改变人类的食物链,给监管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未知的风险和未知的挑战。

  三个阶段特的特征都不一样,每个阶段监管部门都采取了不同的举措来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现在所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于,人家的问题是渐次出现,我们的问题是在短暂的时空范围内扎堆出现。所以我们的挑战比人家来的更集中、更多甚至更大,也给政策监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技与标准司副司长颜敏看来,随着科技发展,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食品原料和新加工工艺,必须用科技手段来提升监管水平。

  颜敏: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靠人盯人监管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必须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用科技的手段来提升监管水平,才能实现对食品药品的全覆盖、全过程监管。

  范蓓表示,除了监管层面上,采用科技手段在产业方面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酱卤食品的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控制不得当,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通过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定量卤制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范蓓认为,首先应当提升食品行业的工业化水平,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产品产业;第二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而有效提升食品制造业的整体效率;第三,要发展更加健康的食品产业,这也是消费者急需要满足的需求。

  胡钢认为,第一要做好防范工作,第二是事后的惩戒和奖励制度,尤其是要引入和探索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保险制度。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