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俄边城绥芬河建市40年:从“西瓜外交”到“国境商都”的蝶变记

2015年08月15日 13: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绥芬河8月15日电 (记者 王琳)2015年8月15日,中俄边城绥芬河建市40周年。

  20世纪70年代的绥芬河是一座偏远、落后的边陲小镇,“一条路、一盏灯,一个百货、一个剃头棚,一个喇叭全城听”是那时绥芬河的真实写照。40年过去,绥芬河市因口岸而建,靠开放而兴,一座现代化的国境商都,在中俄边境上化茧成蝶、临风展翅。

  百年口岸绥芬河距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在贯彻中国“一带一路”愿景,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和龙江丝路带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

  绥芬河是一座新兴的口岸城市。1975年,作为滨绥铁路东端起点、国家进出口商品重要中转站的绥芬河,被国务院发文批准从东宁县划出单独设市。1984年,中苏友协副会长、绥芬河铁路车站站长徐君术,带着500公斤西瓜,访问了毗邻的俄罗斯波格拉尼奇内区。闻名于世的“西瓜外交”,奏响了绥芬河对苏对俄经贸的序曲。

  建市之初,绥芬河人口不足2万,国民生产总值867万元(人民币,下同),财政收入9万元,职工人均年工资553元,未走上沿边开放之路的绥芬河人过着“吃饭看天气、财政靠补贴”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中国沿边开放热潮兴起,赋予绥芬河对苏开展贸易及经济合作权限,发展商品经济;90年代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绥芬河抓住口岸优势,推动对俄经贸的快速发展。

  2014年,绥芬河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25.6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旅游进出境人数完成83.3万人次,口岸过货量完成788.2万吨,进出口贸易额完成76亿美元。按新口径计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2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44元。仅财政收入这一项,就超过建市初期的近万倍。

  回首来时路,1975年建市时,绥芬河外贸进出口总额为零,1987年实现415万美元,2007年为46亿美元,2014年达到了76亿美元。对外贸易额连续9年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的1/3,其中对俄贸易占黑龙江省的2/3,占中国的1/10。该市贸易伙伴从单一对俄,扩展到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品种由过去的中低档次的大众消费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时至2015年,公路口岸新国门即将投入使用,铁路口岸新站房实现主体封闭,口岸扩能改造完成后承载能力将大大提升,20世纪90年代开通的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开始常态化运行,俄罗斯公民凭护照免签入境,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启动,中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开通……诸多蝶变效应助推绥芬河新一轮的大开放。

  40年白云苍狗,绥芬河人口由最初的1万多人,到现在的10多万人。洋气的绥芬河人投身中俄经贸文化交流中,几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中俄旅游节”、“中俄体育交流大会”等活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民生等全方位、全领域发展。

  历经百年风霜的远东铁路桥巍然不动,见证着绥芬河的城市蝶变记。漫步绥芬河,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随处可见,牌匾等多为中俄双语,商埠服务人员俄语普及率100%,中俄文化交融让绥芬河弥漫着浓郁的异域风情。生活在绥芬河的人们,来自中国各地,在此寻找沿边开放的商机。(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