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务院再定向减税 小微企业将“减负”40多亿

2015年08月21日 08:1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延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执行期限。据了解,新的一轮定向减税,至少将为小微企业减轻税负40多亿元。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似乎一直存在一个经典的悖论:越是经济向好、财政盈余时,政府似乎才肯于减税降费;而经济一旦下行、财政捉襟见肘时,政府则明显缺乏这方面的动力。可事实是,对于市场主体而言,经济越是处于后一种情势下,减税降费政策才越能最大化地发挥及时雨功效。

    两年多以来,李克强总理反其道而行之,坚持用一种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试图破解财税的这一悖论。

    总理表示对萌芽期企业多给发展助力

    减税降费,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减税,本身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李克强在今年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直截了当表明自己的态度。

    最新的部署来自8月19日的常务会,决定在落实好已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一是从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扩大到30万元以内;二是将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由今年底延长至2017年底。

    新的一轮定向减税,至少将为小微企业减轻税负40多亿元。李克强说:小微企业确实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有土壤就发芽。对这些正处于萌芽时期的企业,我们要多给一些发展的助力。他同时强调,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是涵养就业潜力和经济发展持久耐力的重要举措。

    梳理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便可发现,总理在推进财税改革的进程中,一直贯穿着明确的减负思路。

    2013年4月10日,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2014年4月2日,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2014年6月11日,决定简化合并增值税特定一般纳税人征收率,减轻企业负担。

    2014年11月15日,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

    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能做出如此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担当。这对广大市场主体而言,是久旱逢甘露:减少取之,便是予之。

    2015年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确定了一系列与减税降费有关的政策措施。其中,仅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这一项,每年便能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

    而今年6月24日的常务会议又进一步决定,对社保五险中企业应缴纳的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生育保险费率做出下调,预期每年仅此能给企业减负约270亿元。

    至此,国务院已对社保五险中的三个险种费率给予了调低。

    政府让渡利益和空间凸现施政情怀

    过去我们讲积极的财政政策,传统思路就是扩大财政赤字,拿出钱来搞投资,这些措施当然还是需要。但必须明确,要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必须在给小微企业减负方面做好文章。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经济学家评论道,在经济下行、财税增幅放缓时,政府减税降费,让渡利益和空间,与民休息、与企业休息,凸现了国务院真心实意的施政情怀。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一系列减税政策已经化为企业和百姓的真金白银: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410万户,仅2014年一年的营改增减税就达1918亿元,超过95%的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获得了税负下降;另一个可供佐证的数据是,2014年通过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达到1000多亿元。

    也就是在这一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升。

    李克强总理曾在一次常务会上详解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深意。他说,《礼记》中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说法,大道至简的简是《论语》中所说的居敬而行简,意指对百姓要敬,行为要简,不扰民。但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这就是说,太简了也不行,就过于简慢、怠慢,就没有法度了。

    李克强得出的结论是:纵观中国历史,凡盛世往往都居敬行简、轻徭薄赋。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特约记者韩嘉)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