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家医院“人破”没货 价格管控致血制品库存不足

2015年08月24日 15:2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近日,济南市民佟先生割破了手,想去医院打一种叫“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针剂,谁知找了一圈都缺货,只好冒着过敏的风险打了另一种破伤风针剂。这种针剂为什么这么紧俏?患者急需这种药的话该怎么办?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原料紧缺、成本上涨及价格管控等原因,其实不只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很多救命用的血液制品都长期处于库存不足的状态。

  打替代针折腾一个多小时

  “原本打一针就行,结果打了好几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21日上午,说起自己打破伤风针的经历,佟先生有些不爽。

  佟先生是历山路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8月19日下午,他不小心把手指头割了很深的一道口子,“肉耷拉着,流了很多血。”到最近的社区诊所包扎时,大夫看他伤得比较重,建议他去大医院打一针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先是到了北园路上一家大医院,被告知只有破伤风抗毒素,但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慎用。我以前就知道自己是过敏性体质。”佟先生说。心有不甘的佟先生赶紧拜托在其他医院工作的朋友帮忙咨询,结果让他大为失望,几家大医院都说没有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不得已,佟先生只能在医院接受了“脱敏针”:即把一针破伤风抗毒素分成多个小份,先打上一针,待医生确认没有过敏反应后,隔20分钟左右再打一针,直到打完。这种脱敏疗法,能将过敏概率降到最低。

  “前后打了三四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从医院离开。”佟先生说,几年前他因为受伤,曾打过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要是有这种针,打一针就能走,根本不必考虑过敏的事儿。

  “这种药缺货不是一天两天了”

  据介绍,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用打过破伤风疫苗并产生抗体的健康人的血浆制成的,也被称为“人破”;而破伤风抗毒素则是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所以被称为“马破”。“人破”不需要做皮试,“马破”则需要做皮试。

  “一般人对‘马破’的过敏率在30%—50%,也就是三到五成的人会因为过敏而无法使用该疫苗,只能用‘人破’。”济南市立三院外五科主任逄金满告诉记者。

  但这样一种对某些人来说必需的药,在该院却只有少量库存。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不只济南市立三院,其他医院的存有量也相当有限。21日上午,记者拨打了武警医院、济南市立五院、省千佛山医院、山大二院等几家大医院的药房,均被告知只有“马破”,而无“人破”。

  “除非特别紧急,否则医院不会批给你。”历山路附近一家医院的知情人小林(化名)向记者透露,他们医院一般对外都会声称没有存货,除非真到了必须用这种药才能救命时,院里才给批。

  “这种药缺货不是一天两天了。”21日下午,逄金满告诉记者,一针“马破”的价格在20元左右,一针“人破”80多元,但即便如此,后者在济南各大医院依然“一针难求”。

  21日,当记者在百度键入“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几个字后,下面自动跳出“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为什么很难买到”、“去哪里买”等问题。经搜索,今年以来仅公开报道“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一针难求”的 案例,就遍布安徽、江苏、江西等数个省份。

  原料稀缺成本上涨,厂家压力大

  “厂家没有药,医院想买也买不来。”21日下午,省千佛山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兼急诊科主任蔡卫东说,目前济南市的大医院一般都会有应急存货,但数量不多,缺货的直接原因是厂家没货。

  为此,记者又联系到省内唯一一家生产该血液制品的公司,位于泰安的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现在献血浆的人少,供不上生产。”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生产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需要先给健康的血源(指献浆者)打疫苗,只有确认献浆者不过敏且产生抗体,并征得他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才能提取血浆,进而生产球蛋白产品。

  “这个过程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才能采到合适的血浆,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产量。”这位工作人员解释。

  同时,国家对血液制品的价格控制得非常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量。

  上述工作人员称,目前他们给每一名献血者的营养补贴是第一次260元,第二次280元,第三次300元,随着献血次数增加,补贴费也会涨。“现在的情况是,药品价格不能变,但成本不断涨,所以企业生产压力比较大。”

  价格管控加剧供需失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包括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在内的几乎所有血液制品,都面临着缺货窘境。“其实国家管控这么严,是有道理的。”蔡卫东说,血液制品关系到输出者和输入者两方面的健康问题,万万马虎不得。“严格的制度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山东省血液中心、山东省血友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张心声说。张心声所接触的血友病患者,最常用的是一种叫“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这类制品同样价格不菲且数量受限。

  今年6月,根据国务院的药价改革方案,包括血液制品在内的多数药物将取消政府定价,改由市场形成价格。当时业界普遍认为,血液制品不受招标价限制,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有望提升。但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又发文指出,将“特别关注血液制品及少数廉价药品的价格动态”,防范乱涨价,维护药品市场正常价格秩序。这又被外界解读为血液制品“大幅涨价的愿望基本破灭”,而只能渐进式地小幅提价。

  张心声认为,血液制品的价格既不能背离市场规律,又不能完全摆脱国家的严控,“拉锯”之势下,形成目前这种局面也不奇怪。显然,从根本上解决血液制品供需之间的矛盾,绝非一日之功。  (记者 刘志浩)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