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访建有电动车充电棚的小区 为何充电还扯线?

2015年09月10日 11:14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 

走访建有电动车充电棚的小区 为何充电还扯线?

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剪掉的私扯电线

  核心提示|充电棚建好了,使用得咋样?昨天,大河报推出“电动车规范充电再关注”系列报道,首篇报道了郑州去年6月启动的小区充电棚建设,建完的不到一半。不少读者反馈称,在建成充电棚的一些小区里,在缓解私拉电线充电的老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新问题,比如充电棚建设不规范、居民不愿用致充电棚闲置、充电棚维护管理缺位等。记者走访了多个小区,倾听社区、物业管理方等多方面声音,探寻症结所在。

  多方走访发现问题

  昨天大河报记者就电动车充电棚问题走访了许多小区,在走访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1】嫌充电收费贵,新建的充电点被闲置

  郑州延陵街上的南彩小区是一处老旧小区、无主管楼院,8月18日,南彩社区居委会联系商家投资建了4座充电桩,每个充电桩能同时为10辆电动车充电,可以刷卡或投币,一元能充3小时。

  然而,昨天上午,大河报记者走访这几处充电点发现,40个充电插座只有两个在使用,而居民楼外垂下10多条电线。“投入20多天了,只收回120个硬币,平均一台机器才只有3元,太出乎意料了!”投资充电桩并负责运营的李光辉说,他也是小区居民,平时也觉得扯线不安全,由于小区没有物业,社区联系他建设充电点,每个充电桩耗资2000元,下来共8000元,建好后没想到很少有人用。

  让人意外的是,一处充电点上的遮挡棚架子上,还缠着从楼上窗户扯下的电线。为何宁愿扯线也不愿在自动充电桩充电?

  “一块钱才充3小时不划算,有点贵!”居民王老先生说,他知道有的小区一元能充6个小时,他平时从自家扯线充电很方便,可用自动充电点,一旦投币就必须充完3小时,如果中途出门把电线拔掉,就不能再充了。

  对此,李光辉觉得很委屈,他还展示手机里存的一张照片,是一个插座口被人故意塞了东西,“可能有人觉得建充电点是唯利是图吧,其实价格已经很低了,资金都是我个人出的,一块钱里只有三四毛的利润,目前来看,光收回成本都难,更何况维护及人员成本了,都没怎么想过赚钱。”

  记者了解到,一些新小区都是物业或开发商出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收费也低,但老旧小区多是引入市场投资,考虑到成本投入收费相对较高,但居民的价格承受力却不如新建小区,成为矛盾。

  【问题2】充电“地盘”那么小,乱停放还添堵

  除了有人嫌充电收费贵,南彩小区里年轻人“吐槽”的是“想充充不了”。

  “让我说实话还是假话?”当着前来剪收私扯电线的社区主任面,要骑车出门的居民小陈坦言,他现在仍选择夜里偷偷从窗户扯下线充电,然后早上上班前把线再收回楼上,“我也觉得自动充电很好,但充电点位置经常被停满其他车辆,自己晚上下班回来要充电根本插不进去,真没办法!”

  “唉,建了集中充电点,才发现新问题跟着来了不少。”对此,南彩社区于主任也很为难,曾劝说过居民不要在充电点停车,但居民以公共区域为由不予理睬。当天,他还不断在楼下巡视,将私扯的电线剪断,而在社区办公室的角落里,堆满剪掉的插座和电线。

  中鼎花园小区物业估算,约2000户居民,几乎家家都有一两辆电动车。为了满足充电需求,小区充电棚从2012年开始,连续增建了三次,如今能满足约400辆电动车充电,可一到晚上充电点一位难求。

  充电位如此紧张,乱停放还跑来“添乱”。在小区充电车棚里,记者见到大都悬挂有一个提示牌:“此处为无人看管充电车棚,持卡业主在充电时切记将您的爱车锁好且摆放整齐,不充电车辆请勿占用充电位,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原来,不少居民抱怨尽管充电位置有限,但一些业主仍将长期不骑的电动车停放在充电棚里,导致充电资源浪费。“物业管理方除了收钱办卡外,还要加大对充电棚的秩序维护。”一位业主说。

  【问题3】部分电动车充电超标物业纠结

  “我们把大河报报道复印了几十份,准备贴到各个楼洞警示。”昨天中午,国基路附近中鼎花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拿着报纸对记者说,当天报道中,提到了该小区一辆电动车私自扯线充电失火的事情。物业人员说,这辆充电失火的电动车,是一辆改装过的电摩,失火前竟然使用两个充电器同时充。

  为了安全,该小区配备的插座限定的是60V、20AH以内的电动车使用,如果超出标准充电时会自动断电并报警。也就是说,超出这个标准的电动车无法在车棚充电。

  疏与堵之间,物业和业主的矛盾似乎注定要层出不穷。小区物业负责人讲述了她遇到的“怪圈”:他们劝说并阻止业主私扯电线充电,接着业主提出要为他解决充电问题,但配备的充电棚难以满足所有电动车充电需求,一些改装后功率更高的电动车业主便继续扯线。

  昨天傍晚,一位办事处负责了6年消防安全的负责人看到报道后,给记者打来电话“倒苦水”:“电动车失火多数是电瓶和充电器的问题,所以在推动解决电动车充电同时,政府对电动车本身的质量监管也不能缺位,否则还是治标不治本。” (记者张丛博周广现实习生宋迎迎文图)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