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混合所有制是中国国企未来改革方向

2015年09月15日 03:29 来源:环球时报综合 参与互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国企改革的实质是部分私有化”,英国《卫报》试图这样概括此次国企改革的内容,不过大多数外媒还是使用了更为准确的“引入私人投资者”的说法。伊朗新闻电视台这样解释中国的国企改革:“国企被允许引入各种各样的投资者,使所有制混合化;与此同时,更多国企会被鼓励进行重组,为它们进入股市铺路;同时政府鼓励私人投资者购买国企的股份”。文章强调,这一改革计划“并非私有化计划,政府的目标是为了向国企注入创新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法新社14日报道说,目前中国国家直接经营着超过100家公司,包括关键领域的庞然大物,例如运输、能源生产和武器制造领域,现在政府决定通过给予私人资本更多机会,并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之前有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合并大量国有大型公司,创造大约40个“全国冠军”,这应该也是国企改革的一部分。

  据知情人士对《华尔街日报》称,在拟定国企改革计划时,中国官员研究了新加坡国有企业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的经营模式。在淡马锡模式下,新加坡政府将自己限定在股东的角色,获取该公司的股息,但将日常经营交给资产投资公司以市场薪资水平聘请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不过该报认为,最新公布的中国国企改革计划“没有简单仿效淡马锡模式”。报道认为,计划强调“在股权多元化的过程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该计划鼓励私募基金与石油、电力、交通和其他公共服务行业的国企共同投资项目,但重申政府要对这些战略性领域持有控股股份”。

  “混合所有制是未来国企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14日对《环球时报》说,我们需要警惕重蹈当年苏联国企改革的覆辙。国企证券化是为了全民分享国资增值福利,不健全的资本市场很容易让散户成为牺牲品。他说,外媒对中国国企改革的理解“部分是准确的”。我们必须承认,国企改革的一大方式就是允许私有投资者,甚至外国投资者进入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有些人担忧中国的自来水、食用油等产业被外资一个个地收购过去,“外国人控制了我们的国计民生”,这纯粹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向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的只是竞争性商业性国企,而不是公益性质的国企。另外,即使外资收购或入股一些国企,它面对的同样是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监督”。

  【环球时报驻法国、日本特约记者 赵永升 蓝雅歌 环球时报记者 林鹏飞 曲翔宇 詹德斌候涛】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