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量调整”优化国企基因

2015年09月16日 14:5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9月13日,中国国企改革纲领性方案的正式出炉,为下一阶段国企改革拟定大框架。
  一时间,欢欣鼓舞者有之,认为改革力度逊于预期者也有之。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将其联合评论的题目拟定为《中国国企改革不够到位》,怀疑中国是否“允许国企破产(或至少是关闭绩效不佳的业务部门)”。对此,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14日的媒体吹风会上明确表示,长期亏损的“僵尸”国企将被清退,有力回击了上述质疑。
  当然,仅仅对“僵尸”企业做减法是不够的,清退落后国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其占据的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因此,必须把盘活存量、做好增量与主动减量有效结合,运用“三量调整”优化国企基因,让国企真正做强做优做大。
  首先,盘活存量就是要重组整合一批国有企业,通过加大国企重组力度,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
  实际上,盘活存量的尝试早已启动。无论是今年国企改革大潮中的标志性案例——北车南车重组,还是中国远洋与中海发展为代表的航运业资源整合,都是通过央企间结合重组,形成强强联合甚至强强融合、优势互补,盘活国企存量,形成面向全球竞争新优势。
  今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中国北车集团时曾表示,希望南北车合并后,能够与规划、设计、工程、信号等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一起组成“联合舰队”抱团出海,发挥协同效应。而且,在“联合舰队”外,李克强还希望中车股份与包括铁路车辆生产和相关配套产业一起组建为“混编舰队”,将装备、运营、工程设计、研发基地、高校等相关配套产业纳入其中。
  其次,做好增量,就是要发展一批国企,优化国资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优先支持,加快培育。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要求的不再新投、增投国有资本。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融合创新,不断引发制造、能源、健康等生产生活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紧迫性,一方面,国企必须未雨绸缪,加速推动内部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做出表率;另一方面,中央也可通过合理预测,提前对朝阳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让资源物尽其用,让人才各尽其能,从而在关键领域中获取比较优势。
  再次,主动减量,就是要清理退出一批国有企业,对“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加大处置力度,依法合法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
  所有改革都要触碰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而推动改革不仅需要勇气,还要学会如何帮助牵涉到其中的广大群众。众所周知,落后产能过剩是多个基础性领域发展的重要桎梏,效率低下也一直是诸多国企的常见病,但是由于牵涉到的利益群体甚为广泛,为了社会稳定、为了基层人民的基本保障,“大而落后却不能倒”成为国企改革中的症结。
  然而,清退“僵尸”国企尽管会带来阵痛,却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攻坚战中,决策层曾打破国企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数千万的国企职工下岗、分流、买断,大批国企破产、改制、重组,在当时也曾面临巨大阻力,但最终成效显著,很多国企改制上市,扭亏为盈。
  当然,国企改革不只要铁腕,更需温情。实际上,本次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在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时,要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等的作用,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保障退出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
  总而言之,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场博弈,都是资源重新配置、利益再次分配的过程。本轮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过程,也是通过“三量调整”进行资源整合,去粗取精、优化国企内在基因的过程。这既要有壮士断腕、做减法的勇气,毅然割舍掉冗余、低效部分;也应有激发现有资源活力、盘活存量的智慧,让有限的资源向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集中,尽可能发挥力量;同时还要有培育增量的眼光,找到有潜力、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加大培育力度。
  必须承认的是,国企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否趟过“深水区”,取得实质性突破仍有赖于多方合力。但是,如果能按照“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的改革方向稳步落实,激发国企活力将会逐步实现,而国企也将为本轮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