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股指不断寻底 不都是清理配资惹的祸

2015年09月18日 08: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一 帆

  近期,谈及股市时,部分业内人士称“不好说”,但也多直言“市场信心不足”。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信心不足呢?依笔者浅见,或许因以下两方面:

  一是对经济基本面的误读。不可否认,最近一段时间发布的一些经济数据确实不那么亮眼,比如8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双降,比如8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低于预期,尤其是投资项目增速下降,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事实上,这些数据直观上确实反映出现实的不乐观,但是,透过数据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工业数据总体趋势为增长,而投资增速回落的同时,投资行业结构继续改善,表明结构转型正在朝良性预期变化。

  而进出口数据不利表明外需和内需不振,这也意味着后续倾斜性政策将继续加力,尤其是后续投资项目不断推出,“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落地,将带动进出口形势向好。当然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9月份数据或许仍然不好看,但是其中孕育的细微结构性变化不应该再被忽略。

  二是对监管降杠杆的不理解,尤其是对场外配资的清理。不错,市场的上涨首先要有资金的支撑,降杠杆、清理配资确实快速减少了市场参与资金,直观上造成股指连续下跌。但经历此次股市沉浮,更多的场内外投资者应该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如为什么要降杠杆清理配资,从中可以学到哪些教训。

  杠杆这一物理名词用在金融领域,指的是以比例恰当的融资,大大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力。但是,杠杆只有和理性相伴才能发挥出建设性作用。此前,笔者曾在本栏目撰文《杠杆有用 更需善用》,分析了“成也杠杆,败也杠杆”的道理,无论将杠杆用在哪一领域,适度是关键,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破坏性作用。在A股市场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明显就是杠杆性质的,但这是可控的,有监管的,是适度的;而场外游离状的配资业务,资金来源多样,进入市场渠道多元,杠杆级数不等,资金规模难以估量,存在太多未知数,也注定伴随风险级数的不可估量,最终推动市场不断远离估值,催生泡沫。没有资产质量支持的泡沫,破裂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而任由难以抑制的泡沫失控后自然破裂其杀伤力将是巨大的,因而监管层适时出手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果断正确决策。

  不过,在清理配资整个过程中,或许由于规模、形式等数据资料的不完整,相关信息披露显得相对模糊,这可能是造成投资者预期不稳定和信心不坚定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证金公司资金筹集入市、社保基金等外围资金入市方面信息披露相对充分。此外,为制约股指期货交易过度投机而提高保证金、限制开仓数量等措施,为减少频繁报撤单行为限制程序化交易,为稳定市场波动交易所确立熔断机制,包括近来对个人和机构频频开出罚单,稳定市场维护投资者利益,都做出了充分报道解读。

  市场信心的恢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从政策、制度、规则等层面通盘考虑。证监会发言人在9月初答新华社记者问时也表示,解决这次市场波动所暴露的问题,“根本上要靠深化改革,健全法制,完善监管”,并将“弥补监管漏洞,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列入下一步工作计划。证券日报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