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媒:中国将建第四代核电站 与俄争夺国际市场

2015年09月24日 07: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俄媒称,中国宣布开始建设世界上首个新一代商业核电站。全新和更高效的中国反应堆将在2021年启用。中国人已经在向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南非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国家是俄罗斯上一代反应堆的目标客户。

  据俄罗斯《独立报》9月23日报道,根据官方新华社的报道,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核建)开始在瑞金市建设高温气冷核反应堆。中国的新研究成果是世界上首个商用第四代核电机组。

  报道称,中国核建副总裁王计平22日表示,高温气冷堆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能技术。中国在此前公布的2011-2020年核能发展计划中安排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设计和建设。中国人声称,他们的新技术可靠性高。

  库尔恰托夫研究院副院长帕维尔·阿列克谢耶夫对该报表示,高温气冷堆与其他反应堆的本质区别在于多机组对应一台涡轮机。他说:“由于采用了微型燃料和石墨材料,这种反应堆的能量转换效率高、内部自我保护能力强。不久之前,俄罗斯和美国共同研究了单氦气涡轮高温气冷堆项目,中国项目的构思与使用球形释热元件的德国和俄罗斯反应堆最相似。近来,美国与法国和其他国家开始研究球床高温气冷堆。法国还在研究第四代快速高温气冷堆。”

  中国核建表示,它已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南非签署了建设高温气冷堆的合作备忘录。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在这些国家也有自己的商业利益。今年7月,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签署了框架协议,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建设16个核电机组,总价值约1000亿美元。俄原子能公司总裁谢尔盖·基里延科表示:“这是超过2万兆瓦的电能。”

  报道称,俄罗斯与南非在2014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第58届大会期间签署了有关核能战略伙伴关系的政府间协议,计划在南非建设额定总功率达9600兆瓦的新核电机组(最多8个机组)。基里延科估计,南非核电站项目的价值为400-500亿美元。

  此外,基里延科表示,俄方还准备向南非提供优惠的国家贷款来建设核电站。专家估计,该项目将帮助南非建立自己的核工业,并确保40-60%的产能本地化,创造约3万个就业岗位。仅在建设阶段就可以给该国带来近160亿美元的投资和50亿美元的直接预算收入。这将是非洲大陆第一座以俄罗斯技术为基础的核电站。

  俄原子能公司此前表示,尽管没有正式限制,但制裁给公司带来一些问题。美国和欧盟对俄公司的伙伴施压,它们在非正式会议上坚持“不建议”与俄罗斯签署合同。尽管受到这些不成文的制裁,但近年来核能领域的外国订单增长了50%。

  报道称,现在,如果中国顺利建成新反应堆,国际竞争将大大加剧。潜在买家将不得不在第三代和第四代反应堆中作出选择。

  试验性小型高温气冷堆只在日本和中国才有。阿列克谢耶夫认为:“建设商用发电机组让中国在这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缺乏实践令俄罗斯在高温气冷堆技术上严重落后,甚至造成了损失。”

  俄原子能协会会长帕维尔·雅科夫列夫相信,俄罗斯在核能领域仍保持着领先。他说:“第四代反应堆目前只存在于试验项目中。而俄罗斯已经启动了近似于第四代的BN-800商用快中子反应堆。”

  国家杜马议员列昂尼德·卡拉什尼科夫表示:“不久之前还有一种认识是,中国只善于模仿别人的技术。但如今我们看到了新趋势,中国开始向世界推广自己的新成果。”他提醒,中国人征服了困难的涡轮发电机市场,他们学会了制造比其他国家便宜得多的产品。卡拉什尼科夫认为:“如果中国人决定独自走向市场,考虑到他们制造廉价同类产品的能力,这将对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构成强烈竞争。”

  报道称,不过,很多专家对中国项目持批判态度,他们提醒,南非在建造高温气冷堆上曾有过失败案例。核信息中心主任亚历山大·乌瓦罗夫说:“南非公司为该项目花费了74亿兰特的财政资金和近20亿兰特的投资,此后又要价300亿兰特建设示范机组。由于项目完成的前景不明,南非政府决定将其关闭。”他表示,如今全世界所有可运行的高温气冷堆都已被关闭,建设新堆的计划被收拢。除了中国之外,唯一支持这方面科研工作的国家是美国。乌瓦罗夫认为:“预测中国高温气冷堆的出口前景还为时过早。”(编译/贺颖骏)

  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它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座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安全性更高的第四代核能、模块式商用规模示范电站新华社记者 邓卫华摄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