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城镇化产业支撑不足 财政创新成当务之急

2015年09月29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城镇化产业支撑不足财政创新成当务之急
资料图:9月北京市交通迎来全年“最堵月”。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丁栋)中国社科院29日发布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及政府财政补贴,这种方式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难以为继,财政体制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由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走的是“先产业集聚、后人口集聚”的市场化道路。中国的城镇化更多是由政府推动形成的,人口规模是政府调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忽视了对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和培育,从而导致城市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一方面,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使得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蓝皮书分析称,由于城市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城镇新增人口的增长。2003年至2013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2000多万人,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仅1200万。城镇化涉及2.6亿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和生活保障问题,他们进城后缺乏稳定性就业将威胁城市经济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蓝皮书指出,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销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长期不断的资金支持。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这种造血功能主要来自产业支撑体系。

  蓝皮书强调,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强,传统资源型产业将总体步入下行通道,这对于资源性开发产业、资源加工产业、房地产业等传统行业是长期利空,对于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城市政府财政影响尤大。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产业资本将从传统产业领域逐步退出,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政府财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