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再加码” 拓宽服务领域

2015年10月10日 05: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拓宽服务领域 发挥保障功能

  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再加码”(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王俊岭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国庆节后再出举措。日前,发改委、保监会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了解,该意见旨在推动保险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加快保险业发展,更好发挥保险长期投资和风险保障功能,强化保险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专家预计,保险业未来将“现身”更多经济环节,自身也将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向好。

  政策引领“四重奏”

  风险领域多、融资能力弱、短期回报小……对于重大工程而言,尽管其在拉动投资、促进就业、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基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在面对这些困扰时却常常步履维艰。

  对此,《指导意见》给出了四大措施:一是加大长期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债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参与重大工程投资;二是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大力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工程保险、巨灾保险和再保险等方式,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的保障力度;三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着力解决在重大工程投资中长期困扰保险机构的信息共享、税收政策落实、不动产抵押等障碍;四是加强风险管控,即加强保险机构能力建设及属地化监管,明确市场主体、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的职责。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保险资金具有投资周期长、单笔规模大的特点,与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非常吻合,但此前保险资金在参与范围、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困难。该负责人说,《指导意见》涵盖了近期保险资金运用的所有创新思路,不仅有利于解决保险资金长负债、短资产长期错配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保险资金更好对接和支持实体经济,这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定向突破稳增长

  “目前保险业资产已经超过10万亿元,而保险资金中寿险等险种的资金久期又较长,所以积极参与建筑、水利等国家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不仅可以避开投机行为严重的短期金融市场,分散风险、提高资金回报率,还能够更加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稳定投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针对《指导意见》强调要在重大工程中发挥保险业的风险保障功能,王国军分析认为,一方面,很多工程都面临产品、服务、补偿等各类风险,在防范和化解风险上有较强的需要;另一方面,保险企业是专业的风险评估及交易机构,有着完善的人才团队和管控体系,因此保险产品本身服务工程建设的潜力很大。

  事实上,今年以来投资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1—8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8%,增速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记者从发改委获悉,下一步政府将积极推进11大类重大工程包、6大领域消费工程、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点项目,特别是促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发改委还将抓紧筹建重大项目库,制定有效投资3年滚动计划,以期形成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

  险资回报有保障

  那么,在政策的引导之下,是否意味着保险业“只付出,没回报”呢?专家认为,保险业自身也将在支持重大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获益匪浅。

  “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格局。重大工程建设既可以为保险业带来可靠的投资领域与巨大的保险产品需求,又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进一步丰富保险业的经验和数据,壮大其业务。同时,由于工程项目风险关乎保险公司切身利益,保险公司也会有很强的动力去积极帮助工程方处理风险,及时恢复生产。”王国军说。

  有保险界人士透露,《指导意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保险资金的运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保险资金将成为对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险资将更加便利地参与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如自贸区、“一带一路”的建设等。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撰文指出,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不足美国的1/5、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别、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巨大,而这些问题从另一面看恰恰是中国经济的无限潜力。

【编辑:卢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