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国专家聚焦国际(常州)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2015年10月22日 2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唐娟 通讯员 谢佳妮)10月22日,被誉为中国传感技术领域最权威高峰论坛——第三届国际(常州)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江苏常州高新区拉开帷幕。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传感器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国家、省、市相关领导见证“中国国际传感谷”在常州高新区正式“开谷”亮相。

  据了解,第三届国际(常州)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国务院参事徐锭明等多位两院院士出席高峰论坛,并作演讲。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传感技术专业协会、专家及企业代表现场发布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应用前景等最新研究成果,对宏伟的“万亿级”传感器进行市场解读。

  传感器让物物互联互通,拥有智慧。随着物联网、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传感器市场到底有多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介绍,2013年,全球从事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研制的生产厂家、公司约有6500多家,年销售额约为12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5%,其中军工应用约占62%。

  但是在国内,传感器产业也存在水平偏低、研发实力较弱、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虽然2015年我国传感器销售额将突破1300亿元,但现阶段我国传感器应用绝大部分要依赖国外厂商,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左右,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左右,国产化缺口巨大。传感技术及产品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提升传感器产业技术层次和规模化发展。

  常州高新区光伏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新强表示:“2014年常州高新区传感器业产值125亿元,约占全国传感器市场的10%,出口2.2亿美元,目前拥有40余家传感器及其相关制造企业,外资企业总数占到1/4,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拥有的8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与传感器相关的达21家。”

  “从国家层面,我们需要一个传感器产业的聚集地。”国务院参事徐锭明表示。

  常州打造中国传感谷得到了国家工信部的大力支持。根据中国国际传感谷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国国际传感谷(常州)”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