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0后修车大师能听出40多种异响排除2千多种故障

2015年11月15日 09: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幼时痛失双亲被迫辍学,寒冬冷雨中钻车底修汽车,被司机骂回修车铺请师傅……

  凭着对汽车的兴趣爱好,他在苦寒中勃发,十年磨一剑。如今,“80后”专家吕义聪已为企业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同时也获得了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一等奖、全国优秀农民工、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等众多荣誉。

  1983年出生的吕义聪是安徽滁州人,10岁时父亲去世,没过两年母亲因车祸也不幸离世,成了孤儿的他无奈辍学,投奔远嫁浙江台州的姑姑。

  “十几个小时的长途客车上,我偷偷掉眼泪,可是妹妹年幼需要照顾,我只能放弃读大学。”吕义聪说,“我也知道,既然选择踏入社会,就只能坚持走下去。”

  吕义聪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汽车修理铺当学徒。修车又脏又累,他因为技术不熟练,去客运站修理中巴车时常被车主骂,说修得差,让赶紧回去叫师傅过来。

  “这些话刺激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吕义聪说,“每次师傅修完后,我会刨根究底地问师傅是什么故障原因,求师傅让自己先试试,多上手多学。慢慢地,师傅觉得我还可以,开始让我一个人去修车,驾驶员也开始喊我‘小师傅’,我的自信心和对修车的兴趣就这么起来了。”

  有了两年的积累,2004年,吕义聪顺利应聘吉利集团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汽车装配工,在内饰和最终装配流水线上工作。

  “干了4个月,我就申请去了调试组,因为相对于装配,汽车调试接触面更广、技术含量更高。”吕义聪说,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很羡慕调试组的同事,“车子被举起来,技术工人钻到车下,或者打开车厢检查汽车时,特帅。”

  从一名汽车装配工成为调试员后,吕义聪才发现,自己在外面学的客车、货车、小面包等“老爷车”的修理技术远远不够用。

  “本以为有基础有优势,好几次在遇到问题时争着说自己可以搞定并急着提出自己的判定,结果出了好多次洋相!当时我心里暗暗发狠:以后要让这些诡异的汽车故障统统在我面前消失!”吕义聪说。

  为了提高技能和知识,遇到难处理的故障车吕义聪就抢着做,不厌其烦地请教师傅,加班加点看线路图纸和整车电气原理图、啃专业书本、研究其他品牌汽车的新功能。碰到检查不出来的故障,甚至请教老师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会用笨方法挨个检查。线束出现问题,他就把上百根线全部打开。

  异于常人的刻苦钻研劲头,让吕义聪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甚至仅用耳朵,就能听出40多种汽车异响,通过异响、设备检查就能排除2000多种汽车故障。

  2007年1月,金刚公司承接的一批出口车订单在即将交付时发现近40辆车有行驶异响,工作人员摸排了所有可能性,还是没能消除,如果不及时发货,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吕义聪自告奋勇开了一辆车出去转了半个小时,认定是动力转向液壶和发动机怠速控制阀出现了干涉。

  连工程师、技术员的“专家会诊”都没找出的毛病,一个小小的调试工仅凭开车途中的听觉,就能准确判断?所有人都不相信,直到吕义聪打开机仓,大家才恍然大悟。

  在工作中很快独当一面的吕义聪,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下线车辆解决不了的故障难题,他能解决;故障技术分析上的争议,他一句话就能化解。他的名字在公司和配套厂家中间传开,成了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

  2011年6月,吕义聪迎来了职业转型,他转岗进入公司技术质量科,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和技术改进,16个科员里,只有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在新岗位上,吕义聪不断积累理论知识,针对传统调试工作靠师傅手把手教、作业内容缺乏工艺性文件,导致交检的车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他编制了调试组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各工序的考核管理规定,定期开展汽车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使班组的质量工作有法可依,帮助员工们学习和进步。

  同时,他还进行技术改造创新,至今已拥有80多项改造创新成果,其中《变速器油封装配工具》《空调制冷系统效果提升装置》获得国家专利。2012年,台州市为“吕义聪技能大师工作室”命名挂牌。2013年,工作室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荣誉接踵而来,吕义聪却十分淡定。

  “刚到吉利汽车时,我钻在地沟里找汽车故障,又臭又脏,却常常半天都排查不出问题,这个场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所以,每次想要放弃时,我就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吕义聪说,“我知道自己学历没优势,只能比别人更努力,机会永远会留给有实力的人。”(韦慧)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