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拍卖行遭遇“寒冬” 上海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关门

2015年11月16日 10:56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 

  每年春秋两季的大拍是拍卖行头等大事,一方面是大赚的机会,另外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和实力,但从今年春拍开始,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中小拍卖公司就相继传出暂停拍卖的消息,大拍卖公司在秋拍中也缩减拍卖规模,节省成本开支,如今不是互相比谁的高价拍品多,而是比谁的拍品估价又低又好。在各拍卖公司忙着度过最严峻的生存挑战时,手中仍有充裕资金的投资者则可以享受抄底了。

  “上海有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真正拍起来,也就那么几家,就是这几家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在吃老本。”一位艺术圈内人士如是描述当下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惨淡景象。

  而在内地艺术品拍卖中心的北京,中小拍卖行也是生存艰难,从今年春拍开始就已经有数家拍卖公司公布暂停举办拍卖会。在艺术品市场迅猛上涨时,大量藏品和买家拥入拍卖市场,由于大拍卖行对于征集藏品的档次和估价、买家的资金能力有更高要求,一些过剩的拍卖资源则流向了门槛更低、更灵活的中小拍卖行。

  “小拍卖行也许在征集到几件不错的藏品后,过几天很快就搞一场拍卖出来,不像大拍卖行要举行一场拍卖前期工作那么复杂,比如宣传、场地、讲座等等。”收藏爱好者赵磊曾经很喜欢去小拍卖行里“淘宝”。

  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认为,三线小拍卖公司受冲击最大,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数量太多,已经过剩了,小拍卖公司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再过5到10年,国内将会有一批小拍卖公司关门消失。

  几家大拍卖公司虽然垄断行业资源,但近两年的大拍规模场面也在缩减。“某国内知名拍卖公司以往春秋大拍有二三十个拍卖场次,仅书画拍品就有1000多件,加之各种相关讲座、论坛、展览、酒会等,轰轰烈烈地像一场盛宴般热闹。”牟建平说,但是今年秋拍书画拍品减少到了几百件,一来节省成本开支,提高精品数量,以保证成交率和成交价格,泛泛的作品都进不了拍卖会了,另外为拍卖会做的造势排场也都少多了,能省则省了。

  很多小拍卖行只能将眼光投向年轻艺术家,试图从他们当中挖掘到有潜质的新资源。但是他们的实力有限,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挖掘青年艺术家。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与Artnet全球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在2014年,相较中国内地市场9.3%的成交额降幅,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更显稳健,成交额同比上年仅下挫了1.1%。与此同时,中国文物艺术品在海外的平均成交价(4.9万美元/31.8万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内地(1.7万美元/10.9万元人民币)。价位差异主要体现在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板块。

  牟建平认为,经济环境是导致今年艺术品市场一片惨淡的主要原因。春拍时艺术品市场成交额已经同比缩水了百分之三四十,秋拍也将会缩水,但不会出现市场大幅动荡,基本能跟春拍相差不多,依然是低位徘徊状态。

  嘉德大观夜场自推出以来,被看作书画市场冷暖的风向标,“生货”、“精品”、“天价”已经成为嘉德大观的关键词,不过今年秋拍大观夜场的惊喜是估价更低。牟建平认为,齐白石等近现代大家好作品前几年可以轻松过亿,但现在能过5000万也不容易,买古董油画的投资者更是赔了百分之四五十。秋拍中仍然会有个别拍品能达到亿元左右,除非经济环境能有大起色,艺术品市场能够强劲反弹,市场参与的人少了,不再盲目追高,拍品价格能够适中,对于资金充裕的投资者而言是机遇,但是要想升值变现需要等到三五年后。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