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200多万存款离奇消失 你存在银行的钱安全吗?

2015年12月04日 17:38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对老百姓而言,把钱存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但是真的安全吗?今天这事很离奇,一幕“偷天换日”的剧情在银行上演。

  6200多万巨额存款最近离奇地从银行账户消失了。这事发生在山东滨州市滨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渤海五路分社。一年前,浙江10余多储户把钱存在银行,最近陆续拿着存款单到银行取款,银行告诉他们,存款早在一年前被人秘密取走,“存款单是假的”。

  怎么回事呢?北京青年报记者一调查,这些假存款单就出自银行,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把巨额存款转移到当地一家企业,后放贷收取高息。这家银行表示,目前,因涉嫌伪造金融票证罪,两名银行工作人员已被警方控制。

  这是偶发的事件吗?这两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巨额存款失踪”事件,涉及多家大小银行,引发了社会公众和舆论的极大关注。

  今年一月,浙江杭州发生一桩大案,杭州联合银行总计9505万元存款“莫名消失”,涉及42名储户。后来破案了,原来,是由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收取利益。

  去年12月,在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爆出“1亿现金离奇蒸发”事件,同样源于“贴息存款”。至少三位南京储户多则上亿,少则百万的巨额存款,从银行里消失了。《南方周末》对此做了详细报道,《“贴息存款”牵出银行诈骗陷阱》。

  这样的案件,不免让人犯了嘀咕:我存在银行里的钱还安全吗?

  现在不妨探讨一下安全问题。长期以来,在大家眼中,银行存款都是十分安全的。那么,这些出事的银行到底内部出了什么问题,其中的责任该如何界定?把钱存在银行里,还安全吗?

  就山东滨州这6200多万巨额存款消失一事,我至少发现三个不正常,摆在表面的不正常,是这两名内鬼在违法操作,涉嫌伪造金融票证。但这两名内鬼,一手进,一手出,看不出要卷款逃跑的意思,而只是想倒手赚个利息差。但现在,貌似企业没有按时还钱,窟窿没堵上,才导致东窗事发。按照银行工作人员所说,这家企业资金链断裂了,所以钱还不上。

  第二个不正常,是银行一直在做贴息存款业务。按照银行工作人员所说,“这么多年来,银行一直这么操作,从来没出过事”。从来没出过事,一出事就是大事;从来没出过事,也不代表“贴息存款”合规。

  什么是“贴息”?对于银行来说,就是高息揽储吸存,在正常利息外额外支付的利息。但是,从2014年9月11日开始,所谓的“贴息存款”业务就被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明文禁止了。

  第三个不正常,不只银行违规,储户、企业都在走钢丝。当时中间人吸引储户到滨州这家银行存款的原因,就是贴息很高,可以额外拿到4.5%至6%的利息。当地企业呢,玩的更是在悬崖边行走的“绝技”,目前当地很多企业都在采取一种以“贷款还贷款”的模式,希望有一天企业盈利解套。我同情这些企业的生存艰难,但如此恶性循环,早晚有出事的一天。

  现在问题来了,钱能拿回来吗?很多储户想当然地以为,存款本身是存在银行的,业务办理也在银行场所进行,出了问题理当由银行负全责。

  我看到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的看法,他说,“在“贴息存款”形式中,如果储户自己为了高额回报,将银行卡、密码等交由资金掮客,导致存款被骗走,应承担主要责任,如2014年江苏省高院就因此终审判决由储户自行承担全部损失。如果储户本人并未泄露密码等信息,而是犯罪嫌疑人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通过非法手段将储户存款直接划走,那么银行应承担主要责任。”

  在现实中,储户维权艰难。很多“贴息存款不翼而飞”事件发生之后,银行往往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储户叫苦连天,无可奈何,只能陷入漫长的司法程序,等着法院判决。老马不解,银行说自己是“受害者“,受害者如何面对自己的监管缺失呢?在你的眼皮底下上演巨款蒸发的大案、偷天换日的剧情,再怎么说,你也难辞其咎吧?

  近日,央行公布了四大行的贷款数据,截至10月底,工农中建四大行各项存款为54.74万亿,30天时间,各项存款流失4474亿。

  央行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存款流失这么多,我希望不是安全的原因,因为,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是,银行“三性”原则,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也是银行的看家本钱,应对未来挑战的最大筹码。岂能让储户悬着一颗心,产生安全忧虑情绪呢?评论员 马尚田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