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结构性“用工荒”凸显西部职业教育短板

2015年12月09日 14: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当下,“用工荒”已不再是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难题,其影响甚至已波及西部地区的传统劳务输出省份。相比普工荒,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羁绊。

  专家指出,结构性“用工荒”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产业发展有着莫大关联,亟须加快发展切合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保障技能型人才储备。

  技工短缺恐成常态

  万德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计划招聘10余位技术熟练工,可是在人员招聘上却屡屡碰壁。公司在各大人才网、甘肃人才市场等多个集散地及其他多种途径进行招聘,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该公司招聘负责人赵女士称,“今年参加了几个招聘会,看到招聘企业多,找工作的人也多,但是公司收到匹配的简历只有2份。”

  甘肃是西部的劳务输出大省之一,自春节以来已组织数十场大型招聘会,企业的招工热情遭了“冷遇”。技工短缺尤为突出,一些赶订单的企业急得团团转,没招满工的企业也不敢接大订单。

  记者发现,虽然各地“用工荒”情况不同,各类企业的用人需求不同,但相对于普通、简单重复劳动的用工,多数企业和工厂更是有技能的工人、经过一定培训的各类服务性人才。兰州当地有关部门预计,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将成为常态。

  “以前想招10个人,至少有50个人来应聘,现在完全反过来了。”40岁的贵州人吴朝举已在深圳龙岗一家塑料制品厂干了19年,现已是公司工程部门的主管。他说,现在珠三角的工厂大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缺普工也缺技术工。我们厂可以说工人一年到头都缺。这些年厂里的工人流失得很快,2002年的时候厂里有1000多号工人,现在只有400多人,远远不够用。订单多的时候,只能外包一些活给外面的小工厂,或者延长工人的上班时间。

  缺工结构向技能型人才一端逐渐倾斜。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对当地404家用工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调查表明,2015年企业对劳动者学历要求出现了显著变化。

  数据显示,要求高中及大专以上学历达53.23%,比2014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对持初级证书的需求达到了20.1%,首次超过了两成。

  职校毕业生难受欢迎

  尽管市场上缺乏技能人才,但对大多数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却“不买账”,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人力市场中岗位对接率不高,难以弥补技工的结构性短缺。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造价专业学生薛彩娟近日穿梭在各大招聘现场,原以为可以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她发现,自己与市场提供的相关技术工种专业匹配程度差距很大。

  “企业缺才,真正专业技术类的实战性人才太少,毕业生难以很快达到实战要求。”天津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认为,经过几年井喷式的发展,初级员工已趋饱和,作为用人企业,他们愿意招聘有二、三年从业经验的职工,对中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相对更为急迫。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学校中掌握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的工作经历。

  此外,职校学生短期内的“零效益”,让不少企业缺乏与职业学校合作的动力。兰州大成铁路信号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有的学生因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从某种程度增加了企业负担。

  为此,记者专门针对在企业中已经工作1年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进行了访问调查,毕业生集中反映职业院校缺乏实验、实训设备,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去甚远,还有的认为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盲目、陈旧……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明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交流部部长王川梅认为,现在企业招技工大多倾向于3年至5年以上的熟练工,这不仅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准入门槛提高,同时也反映企业用工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巨大差距。

  职业教育存短板

  一边是越来越严重的结构性“用工荒”,另一边是职业教育难以“大展拳脚”,有关职业教育负责人和行业专家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短板”抑制其自身发展,导致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其一,职业院校生源受限,储备技能型人才困难。国家明确要求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与接受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但在现实中,大学与普通高中扩招严重缩减了职业院校生源。

  多位职业院校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民办高中也开始盲目扩招,不到普高提档线的学生都上了高中,留给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的生源非常有限,生源质量堪忧。

  其二,职业学校大多经营混乱,导致学生流失严重。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追求高入学率,常用虚假宣传手段,承诺毕业包分配,甚至入学时就签订劳动合同,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招生的行为。

  西北师范大学一名长期研究职业教育的教师透露,有些院校包分配的工作无论是企业正规度、薪资待遇、合同正规度方面都存在问题,造成学生被迫离职和失业。

  其三,部分职业院校忽略“内涵”建设。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新增专业的前期调研不够。有些地方的职教的报考和招生存在“一窝蜂”,一定时期内集中在少数几个热门专业,极易导致某个领域所需人才从“极度紧缺”就变成“饱和”、“过剩”,增加就业压力。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宝平表示,职业学校的教育应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设置和调整。但这个规划不应该是短期的,更不是临时“拍脑袋”。

  多位教育人士表示,解决结构性企业用工荒不只需要职业技能学校内部进行改革,同时也需要企业的配合,不但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培养,而且可以尝试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多顶岗实习平台。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