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五因素困扰收官行情 “年终模式”隐现四大机遇

2015年12月14日 10: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市场或继续呈弱势震荡走势,但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未变,“挖坑”行情之后,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静待量能回升等反弹信号出现

  上周,A股市场呈现连续缩量阴跌,上证指数周K线收出一根跌幅为2.56%的阴线,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周跌幅分别为1.58%和0.78%。沪市全周的成交额仅有13708亿元,量能较上周萎缩逾两成。这无疑说明随着新股抽血与年底资金的回笼,市场资金面有所紧张,这也直接导致大盘持续缩量阴跌。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一轮打新扰动、美联储大概率加息等因素作用下,短期市场或继续呈弱势震荡走势,但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未变,“挖坑”行情之后,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静待量能回升等反弹信号出现。

  五因素困扰大盘

  再有14个交易日,2015年A股市场即将收官。可以看到,目前在诸多因素相互交织中,市场谨慎观望的情绪也在不断升温。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困扰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五方面。

  其一,新一轮新股发行令市场重新面临考验。本周一将有9只新股开始申购。当前二级市场赚钱难度较大,令打新吸引力提升,此轮新股资金冻结规模预计达到3万亿元左右。其二,美联储加息临近,虽然市场已对其有较充分预期,但短期压力不可避免。其三,人民币汇率也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上周一度跌至5年新低,引发热钱外流担忧,对股市形成扰动。其四,管理层在股市三季度异常波动时制定的“大股东减持禁令”将在2016年1月8日到期,届时减持潮可能出现,该预期下一些投资者很可能提前作出反应离场避险。其五,国际市场走势对于A股的影响比较明显。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周产生了比较大的波动,国际油价创下七年内的新低,油价的下跌压制了国内石油开采个股,而这部分个股刚好占有重要的权重,因此指数也被压低。

  尽管市场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乐观人士表示,调整已经到了尾声阶段,本周再次上攻必将展开。短期来看,沪指还是围绕 3410点至3475点之间震荡,但是黄金坑已基本明确,投资者可逐步建仓,等待主力拉升。

  值得关注的是,首先,政策实质性利好有助于A股维持中长期震荡向上的慢牛格局。在经历了今年以来的第五次降息、降准以及一系列重磅维稳政策利好叠加效应正日益累积之后,目前货币流动性释放力度已达年内新高。而随着“十三五”规划各细分领域将有望迎来实质性利好密集落地期以及中央年终经济会议临近。

  其次,场外资金进场意愿创近5个月新高。据相关数据显示,11月30日至12月4日新增A股投资者36.15万人、环比减少6%,交易投资者2274.11万人、环比减少5.69%,持仓投资者5093.03万人、环比微增0.78%;同期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小幅净流入3093亿元,已连续4周净流入。可以看出新增投资者和交易投资者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整体持仓情况仍比较稳定,场外资金进场意愿创下近5个月新高,这将有助于A股的上攻信心和动力的恢复。

  第三,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反弹。央行报告显示,11月份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反弹,但新增人民币贷款略低于预期。市场专家指出,鉴于当前外需暗淡,通缩不解,信贷低迷,宽松仍是必选。

  第四,技术指标修复接近尾声。在经历了近5周的反复宽幅震荡之后,指数日线级别技术指标修复已接近尾声,这或将有助于市场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

  关注四类个股投资机会

  总之,下周将会是市场的转折点。首先打新结束,其次宏观数据基本落地,最后,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也将靴子落地。因此,下周将是利空出尽的状态,对于市场来说,很可能形成一轮反弹的走势。

  本周新股抽血洪峰过后与美联储加息尘埃落定下,如同上周那种阴霾弱势行情或有重大新变局。分析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投资者应守得云开见明月,可关注四类个股的投资机会。一是,具有国家队险资举牌类个股,在弱势下险资举牌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二是,在股指杀跌中股价逆市抗跌类品种,此类股往往离主力成本不远,一旦股指企稳将率先反弹;三是,注册制推出超预期,壳资源价值将大贬值,从而倒逼大股东加快并购重组速度,具有实质性并购重组类个股;四是,每年年底都是高送转炒作黄金期,具备高送转潜力且业绩优良品种。 证券日报   记者 张 颖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