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重挫冷却融资热情 市场情绪趋于稳定

2016年01月13日 13: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近期,随着A股市场的连续下跌,两融市场热度明显降温。短短一周多的时间,两融余额已经由阶段高点1.21万亿元回落超过千亿元,且缩减速度随着跌幅的加深而提升。Wind数据显示,1 月11日,沪深两融余额为10644.71亿元,环比下降了346.36亿元,这一降幅是本轮市场下跌以来的最大单日降幅。尽管当前跌势趋缓、情绪趋稳,但风险偏好降低制约两融规模的回升。

  融资偿还维持高位

  在赚钱效应减弱的市场中,融资买入积极性明显下降,是造成两融余额回落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1月11日,融资买入额为522.09亿元,环比1月8日的614.98亿元进一步萎缩。

  融资买入积极性与两融规模的关系密切。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12月24日,两融余额达到1.21万亿元,此前连续几日的融资买入积极性较高,单日买入额多次超过千亿元。而后融资买入额节节回落,在1月4日仅为551.49亿元,1月6日、7日和8日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仅为602.92亿元、 166.38亿元和614.98亿元。而在1月8日和11日的融资偿还额则依旧维持在相对高位,分别为849.57亿元和867.35亿元。

  两融规模也结束了此前的增长态势,重回下降通道。自去年中触及高点2.27万亿元后,两融余额随股指的快速回落而下降,直到2015年9月30日触及阶段低点9067.09亿元,而后开始随市场的企稳而重新缓步回升。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了去年12月24日,两融余额回到1.21万亿元上方,但由于去年末的震荡调整和今年初的大幅波动,两融余额连续回落。当前,两融余额已经从阶段高点1.21万亿元回落至了1.06万亿元下方,短短数日下降超过千亿元。

  究其原因,在连续下跌行情中,投资者买入意愿急剧下降,而加杠杆融资买入的积极性更是大幅减退。不仅如此,融资客还纷纷偿还以往融资额,不愿意白白支付融资手续费。市场下跌往往越是后期越是凌厉,抗不过去的融资客此时选择撤离的意愿增强。

  与此同时,融券余额也在不断下降,从去年12月23日的32.23亿元回落到了今年1月11日的23.92亿元。ETF也延续去年中以来的跌势,例如两融余额最高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已经从历史最高点——2015年6月17日的785.69亿元下降至了今年1月11日的320.86亿元。

  市场情绪趋于稳定

  自去年12月25日到今年1月11日,两融余额快速回落期间,各个行业均遭遇了融资净偿还,但缩水程度不同。

  分行业来看,上述期间非银金融行业的融资净偿还额最高,达到了192.30亿元,计算机、医药生物和传媒行业的融资净偿还额也位居前列,分别为 107.36亿元、101.89亿元和98.61亿元;房地产、电子和银行业的净偿还额也超过了70亿元。相对而言,休闲服务、轻工制造和建筑材料行业的净偿还额较小,分别为3.40亿元、13.29亿元和15.72亿元,而其余行业的净偿还额均超过了18亿元。

  从个股来看,在两融标的股中,仅有62只个股的融资净买入额为正值,其中,万达信息、江苏国泰、中海发展和中信国安的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7.25亿元、4.29亿元、4.09亿元和2.28亿元。相对而言,中信证券、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的净偿还额居前,分别为24.82亿元、14.48亿元和11.88亿元,同时民生银行、东方财富和兴业证券的净偿还额也超过了10亿元。

  两融市场是A股资金情绪的晴雨表,也是市场成交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与A股市场走势密切相关。近期的行情让投资者措手不及,短短一周多时间,沪综指已经从3600点上方节节败退至3000点关口附近,创业板指也从2800点附近回落至了2100点一线。昨日,市场惯性下探后红盘震荡,市场情绪趋缓。不过,短期市场元气大伤,V型反转并不现实,增量资金入市更为谨慎,存量资金损失较大而暂难积极营造热点。随着阶段底部逐步探明,两融市场也有望趋于平稳,但重拾升势仍待时日。记者 张怡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