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解压中国经济的四大路径

2016年01月19日 1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1月19日,民众从一在建商业楼盘前经过。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解压中国经济的四大路径

  中新社记者 俞岚

  2015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19日出炉。

  和以往相较,结构性指标全面优化。如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到66.4%,比去年提高1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5%,首次过半。

  民生指标进一步向好。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4%,跑赢GDP0.5个百分点;基尼系数为0.462,连续7年下降。

  总量指标相对逊色。如GDP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实际增长12%,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均创近年新低。

  结构性指标和民生指标持续改善,反映了中国决策层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的战略取向和战略部署。总量指标呈下行态势,则反映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较大压力。

  一是经济减速压力。目前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共同影响乃至推动了经济下行态势。

  二是金融稳定压力。股市大幅下跌,挫伤了投资者信心;人民币快速贬值,导致资本外流。股市汇市交互作用,对金融秩序形成冲击。

  三是企业经营压力。PPI连续46个月下降,税费、融资、物流、社会保险等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大批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已经处于生死临界点。

  四是失业率上升压力。虽然目前就业数据相当不错,但是隐性失业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关于隐性失业显性化的警示日益增多。

  五是外部看空压力。世界经济持续疲弱,短期内很难为中国经济提供外部动力,同时中国经济衰退论再次抬头,制造了不少外部噪音。

  在五大压力之下,观望者有之,困惑者有之,悲观者有之,信心十足者亦有之。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成功转型都是在压力之下实现,每一次起飞的动力都是从压力转换而来。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近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政策信号来看,决策层对五大压力的认识清醒且深刻,政策储备充足且有效。

  总体来看,中国正在选择的经济解压路径主要有四条。

  第一条是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长期解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多年积累形成的过剩产能、高杠杆、高库存、高成本,釜底抽薪的解压办法当然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正是要建立清除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清掉要素流动障碍的体制机制,这是对症下药的根本之策。

  第二条是靠需求侧管理实现短期减压。扩大有效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增加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有效区间,才能避免经济退潮后各类风险的“水落石出”。为此,加大地下管网、宽带网络、地铁、电动车充电桩等与民生和消费关联的投资,积极引导互联网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都是短期减轻经济下行压力的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三条是靠人力资本投资实现缓压。经济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总会向就业传导,化解失业压力宜疏不宜堵。堵的做法主要是把压力传导给企业,通过行政手段限制裁员减员,这种办法显然难以持续。疏的办法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是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既可以为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摩擦性失业人员提供缓冲时间和空间,又可以为产业升级提供技能人才储备。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疏的办法无疑更有价值,不但有助于当前缓压,也可以把今天的压力转换为未来的动力。

  第四条是靠大国腾挪空间实现分压。大国的特点是“西方不亮东方亮”。转型中的大国,区域在分化,行业在分化,企业在分化。大国的优势在于,只要地区有亮点、行业有亮点,人就会不断流动、资本就会不断流动,压力就不会积聚一点,就可以在流动、转移中逐步弱化和分解。

  这四条路径是中国决策层从经济体制、宏观政策、人力资本、市场空间进行的战略布局,是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之际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的重要举措。

  看懂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看懂了新理念指引下的改革发展大布局,就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来之不易,更可以找寻到2016年以及未来更长时期内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希望。(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