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协委员建议借“一带一路”将“中国餐桌”引向国际

2016年01月26日 16: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郑州1月26日电 (韩章云)农业大省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有着“中国餐桌”的美称。在1月26日的河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河南省政协委员施家奕建议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河南要打好“粮食牌”,借助立体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清真食品,力争将“中国餐桌”引向国际。

  施家奕介绍到,在“一带一路”沿线有17个伊斯兰国家,人口约20亿。“每年这些伊斯兰国家在国际上进口大量清真食品,但是目前中国成规模生产并出口清真食品的厂家只有200多家。”

  在施家奕看来,河南发展出口食品行业有着众多的便利条件。种粮大省河南有着门类齐全的种植业以及充足的劳动人口,最重要的是有出口食品的交通区位优势。

  “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郑欧班列开至欧洲、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铁让河南有着立体交通,便于食品原料的输入和输出。这可以让河南在食品行业延长产业链,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对于河南发展清真食品的制约因素,河南政协委员王鹏杰认为是缺乏清真食品的国际认证。

  “清真食品是需要经过halal(清真)认证,目前国际上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分布在美国、荷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如果将来中国有halal(清真)认证机构并能落户河南,这样对于河南发展清真食品行业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王鹏杰还建议,河南可以利用走出去的机会,在众多展示河南的场合设置“一带一路”特色伊斯兰食品展,向外界传递出信号,河南不仅是“中国的餐桌”也能成为“世界的餐桌”。(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