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行四个月来首次降准 “对冲”与“略宽松”意图明显

2016年02月29日 2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央行29日宣布,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度表态称中国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话音刚落,存款准备金率应声下降。

  这是中国央行今年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2015年10月23日以来四个月内首次降准。调整以后,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16.5%和13%的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表示,此举是为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准,虽然有“略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图在内,但对冲大幅下降的外汇占款,应是中国央行的首要目的之一。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记者表示,此次降准在时机上应属于“对冲性的”,是一个中性政策。一方面,中国外汇占款连续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应该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减发生相应调整,只不过此前春节期间货币投放量大、加上汇率预期不够稳定等因素,降准时间被推迟,但必要性始终存在;另一方面,与其他公开市场操作相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更为长效、涉及面更广、也可以稳定更长时间的银行流动性。

  谢亚轩认为,货币政策的“略宽松”应更多体现在社会融资规模、信贷投放、广义货币增速等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不是第一层面的略宽松政策,但会为信贷投放和银行的稳定性提供基础。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与政策主管周景彤也表示,考虑到外汇占款减少成为常态,择机降准有助于弥补外汇占款下降导致的基础货币缺口。当前,中国基准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降息空间不大,预计2016年全年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0个基点左右。2016年,为实现经济新旧动力的顺利转换,保持经济金融基本稳定,中国宏观政策将坚持宽松取向。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认为,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再无“双降”的举动,即使在春节前后资金面最容易紧张的局面下,央行也只是通过公开市场和MLF等工具投放资金,投资者对央行双降的宽松预期在逐步弱化,而央行此时降准举动将市场的宽松预期重新拉了回来。

  他认为,在当前海内外经济走弱的背景下,央行仍会逐步放松,“该出手时就出手”,货币政策的放松是合理且必须的。3月份将迎来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议息会议,目前市场对欧央行和日本央行加码放松的预期较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央行的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不显得那么大”。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表示,“货币政策全面放松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我们预计全年降准5次以上的判断从未改变。”

  此前,中国央行已经连续多次降息降准。

  2015年2月4日,中国进入新一轮降准周期。一年多来,央行已经连续六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2015年中国央行还五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九次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并适时下调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利率,多次调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展抵押补充贷款发放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三农”和棚户区改造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