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钢董事长:多种途径妥善安置去产能人员分流与转岗

2016年03月11日 13:27 来源:一财网 参与互动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2015年我国仍然进口了近1200万吨的钢材。

  那么,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改变这种矛盾的局面?如何突破去落后产能的重重难题,降本增效? 未来,武钢的战略布局又将会做哪些改变?

  围绕这一话题,3月10日,在第一财经公共参与组织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两会访谈节目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马国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妥善安置去产能人员分流

  马国强说,从企业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成本。“除了满足既有的消费,我们还应该创造钢材的需求。比如这次城市经济工作会提出的,要大力推广装配型钢结构的住宅。另外,我们要创造需求,要引领更多的下游行业用钢。所以我们成本一定要满足下游的期望,一定要把我们的成本降下来。

  要进行改革,必然面临去产能尤其去落后产能的问题。去产能为什么很艰难?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安排问题。

  马国强说,分流的员工如果是在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之内的,并且没有工作能力或者工作愿望,可以离开岗位等待退休。

  此外,武钢这些年在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也在布局一些相关的多元产业,这些产业也能消纳钢铁主业下来的一部分职工。

  第三个途径是武钢现在也在大力组织,跟地方政府和其他用工企业进行对接,来帮助这些下来的职工寻找岗位。

  不过,在第三个途径中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虽然有很多用工单位有用工需求,武钢的很多人也没有工作,但是由于工资落差,这些武钢下来的人不愿意去那些用工单位。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武钢现在也在研究解决之道。马国强说:“比如我们企业是不是可以对去产能过剩中下来的职工承担五险一金,然后这些职工到社会上挣一部分收入,如果社会上的收入落差还大的话,我们再补贴一个基本生活费。”

  产能逐步向沿海转移

  武钢已经在进行战略布局。早在2005年,作为一家内陆企业的武钢就在港口城市防城港启动了新项目。

  截至目前,防城港项目的建设情况取得了哪些进展呢?马国强介绍, 2012年5月份国家正式核准,核准以后根据武钢的特点--在武汉本部热轧产品多、冷轧产品少,防城港项目建设选择先从冷轧开始建起。到今年3月份,冷轧的220万吨产能的镀锌汽车板生产线将要投入生产。

  一直以来,作为一家位于武汉的内陆企业,所需要的铁矿石全部依赖进口,所以从长远考虑武汉地区的钢产量要减量,而且需要选择另外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必须要有天然的良港,运输成本也要降低,防城港因此成为武钢的理想选择。

  马国强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其实我们国家提出来钢铁行业结构调整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区域的调整。“我们原来的很多布局是基于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确定的,按照新的竞争格局和产业布局,可能沿海会更合适一些。”

  根据武钢的设想,未来中部地区的青山本部将来会逐渐的减量,从1800万吨可能会到1500万吨,甚至到1000万吨,同时把防城港建设成为500-1000万吨级的沿海钢铁基地。

  在马国强看来,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材料当中,性价比最高的是钢铁。 这是由钢铁的使用范围和生命周期能耗决定的。

  一是,现在有些用金属材料的可能用到钛合金和镁,但是由于价格奇高,所以只能用在少量的零件上,大量普遍使用的材料还是钢铁。

  二是,钢铁可能是所有材料里面全生命周期能耗最低的之一。“我们国家之所以钢铁能耗高,是因为我们现在钢铁的保有量不够,新增的钢铁产量几乎都要从铁矿石里提取。如果将来钢铁的保有量高,高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