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约谈4家网络订餐平台 互相曝光问题称对方恶心

2016年03月25日 16:18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 

  动一动手指,美食送到家,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网上订餐越来越受青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日前,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令公众对网络食品再生疑虑。

  昨日上午,市食药监局召集“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口碑网”4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郑州负责人和“食为天快餐”外卖供应商户进行会谈。

  记者 邢进 谷长乐

  会谈

  “饿了么”已开通24小时监督举报热线

  有媒体报道称:“饿了么”上线的很多商家,根本没有经营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饿了么”甚至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

  “饿了么郑州上线商户有1500多家,3·15晚会播出当晚下线400多家,之前确实有投机取巧、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情况。”“饿了么”郑州区域经理黄谦解释,“饿了么”在曝光后不到一小时,平台官方公众号便发布致歉信,表示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

  据了解,“饿了么”于2015年入驻郑州,并非最早进驻郑州市场的网络订餐平台,在经过曝光失去了一部分用户的情况下,一天的流水营业额也有20万~30万元。

  目前,“饿了么”已开通24小时监督举报热线,一经确认,将在48小时内予以处理。

  约谈会上,黄谦表示,已加入“明厨亮灶”工程,将数万台360智能摄像机免费安装到合作商户后厨,通过360水滴直播平台全程直播餐厅出餐流程。

  订餐平台互相“曝光”问题

  其实,外卖食品卫生问题、引导商家伪造证件、默许无照经营等问题并非“饿了么”独有,而是在外卖O2O模式下普遍存在。

  “百度外卖”郑州总经理王俊峰现场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显示某路边摊打出标语:本摊已加入美团外卖。

  “打开美团、饿了么的手机APP,随便找几家商户,地址大多模糊,不具体,甚至用上‘附近、西段、拐角处’这些词语,有的还在居民楼内。这样的商户,可能有许可证吗?”王俊峰情绪激动地说,“我真恶心和美团、饿了么坐在一起。”

  据了解,百度外卖在2015年5月入驻郑州市场,目前上线商家2900多家,1800多家为餐饮单位,主要针对中高端白领市场,日订单1.5万单左右,提供早中晚餐、零食等。

  对于百度郑州总经理的责问,美团郑州负责人陈书骞比较沉默,作为郑州用户较多的美团外卖,仅郑州上线餐饮商户就有4200多家,服务范围覆盖河南18地市。

  “美团能为用户提供食品安全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用户提交相关证明,可以实现平台先行赔付。”陈书骞介绍,作为网络平台,后台运营者年龄大多为90后,相关证件审查确实不严,这是行业内普遍存在。

  监督

  要求25日提供全部上线商户名单

  据悉,能把这些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聚在一起约谈,身为监管部门的食药监局费了不少劲。

  “通知好多天才联系上,约谈时间一再往后推迟。”市食药监局餐饮食品监管处处长齐新志说,作为新的食品经营模式,监管部门需要与运营商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约谈的目的也是为了完善网络供餐相关机制。

  “有问题进行整改,本次并不处罚”,即便如此,回复“在路上,马上到”的外卖供应商户冠香餐饮直到约谈结束还未到场。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会上,省食药监局会同市食药监局通报了监管要求,并要求各平台25日上午拿出全部的上线商户名单,并记录其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号、身份证号等)。

  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表示,虽然对网上无证经营商家的查处存在难度,但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

  声音

  消费者网上订餐要检查商家资质

  不少消费者在点餐时只关注菜品和价格,并没有注意查看商铺的营业资质,盲目相信第三方订餐平台的入驻审查。

  市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订餐时,要了解供餐单位的名称、经营地点和食品制售资质(包括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食药监评定的食品安全量化等级。

  “网上餐饮店良莠不齐,很难察觉卫生状况、食品质量,极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订餐时,不要选择冷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餐饮食品。”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说,消费者收到食品后,应当检查餐盒包装是否清洁完好,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或变质,然后食用。

  同时,留存好消费小票、发票等相关凭证,如发生消费纠纷,可拨打消费者保护维权电话12315;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拨打食药监投诉举报电话12331。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