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改征综合税 “海淘”今后还能不能“嗨淘”?

2016年04月08日 10:19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 

制图/李梅

  今日,由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三部委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新税制正式施行。根据新税改方案,4月8日之后,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改征“跨境电商综合税”,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新税收政策,对热衷于“海淘”的国内消费者和跨境电商影响几何?

  变化

  母婴用品税负将提升 高单价彩妆税率降低

  新税制的实施,意味着我国在跨境电商进口发展初期实施的按个人物品征收行邮税的低门槛、低税率的政策红利结束,尤其是取消50元的免税额政策,表明昔日购买500元以下低价母婴产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个人消费品的“免税时代”也宣告终结。

  此前,我国对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境外商品按行邮税征税,大部分商品税率为10%,且税额不满50元的,可享受免税政策。新规执行后,改征“跨境电商综合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不超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不超2万元的,暂不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上述限额的,均按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对比税改前后,行邮税额低于50元,且无需征收消费税的商品,如关注度较高的奶粉、保健品、纸尿裤等母婴用品,以前可享受免税政策,今后将征收11.9%的综合税率;而对于单次交易不超2000元、行邮税额超50元的商品,如烟酒、高单价彩妆等,综合税率将低于税改前。其余产品根据不同的购买数量,综合税率会有不同变化。

  此外,4月8日起,跨境直邮、代购商品执行新的行邮税,税率由原来的10%-50%,调整为15%-60%。四川易欧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哲凌介绍:“对海外直邮商品有特殊要求的消费者,将要承担更高的税负。”

  影响

  跨境电商高红利结束 倒逼商家优化供应链

  税收新政策的实施,结束了低门槛跨境电商时代。高红利期结束,跨境电商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京东全球购相关负责人表示,免征红利消失,税费增加挤压了企业的毛利空间。他们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品牌直供占比,并拓展保税仓、海外仓建设,通过规模化降低运营成本。

  天猫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如果继续通过代购、海外零售店扫货等方式筹备货源,成本将高企。为此,需要加速整合全球供应链。

  四川跨境电商企业也加快了供应链建设步伐。成都风马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甘天骄介绍,公司与4家国外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厂家直采,价格能便宜25%-30%左右,同时,在英法澳等国家建立了海外仓和转运中心,规模化运输使企业至少可降低20%的物流成本。

  西昌市合昌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冀川表示,税改后他们将产品的提价幅度控制在3%-4%左右。另外,公司将扩充销售点、提升销量、探索新的市场营销方案,以此来与供货厂商谈判,降低采购成本。

  今年1月,成都获批成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省商务厅电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改革创新系列措施的推进,以及辐射西部市场的优势、空运及蓉欧快铁等物流优势叠加,成都跨境电商发展将迎来后发优势。

  消费者调查

  商品涨幅在10%以内可接受 不少人选择提前囤货

  近日,本报发起了一份名为《跨境电商进口税改,消费者埋单?》的网上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近千名网友中,34%的网友表示不能接受提价,59%的网友能够接受的提价范围在10%以下。消费者吴雨坦承:“提价太多会让海外产品失去吸引力。”

  不少消费者选择了提前囤货。专做澳洲产品进口的澳美优品相关负责人透露,3月销量环比增长了3成左右。而在物流方面,中国邮政物流快件中心经理余沁岭介绍,3月份,邮政物流的跨境快件数量达到六七万件,比2月翻了一番。如何节省费用?李哲凌为此向消费者支招:“消费者可以调整产品购买的组合方式,即便税负增加了,产品的最终价格也不会大幅上调。”以购买6罐单价为140元的奶粉,税改之前,消费者为了避税,一般会选择分两次下单,但此举增加了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总价在868元左右。税改后,消费者不用再考虑避税问题,一次性下单,可省去一次包装、物流费用,6罐奶粉的总费用为954.96元,平均每罐奶粉价格上涨10%左右。(记者 曾小清)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