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观察:中外专家畅谈全球基建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2016年04月09日 0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作驱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渐增,全球基础设施发展是否将就此进入“黄金时代”?

  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和全球基础设施巴塞尔基金会8日在北京联合主办“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论坛”。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基建正成为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不二选择,将加快欠发达国家实现繁荣的脚步,但该领域的诸多瓶颈和挑战仍有待克服。

  世界银行2015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当前发展中国家每年基建投入约1万亿美元,如要保持目前经济增速并满足未来需求,预计到2020年每年至少还需增加1万亿美元投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出于更新升级老化基础设施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双重目的,也在陆续推出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正不断减速,欧洲面临众多挑战,中国也在经历经济结构转型。”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指出,当前世界需要全新视角和创新工具来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全球基础设施巴塞尔基金会总裁韩爱平(Hans-Peter Egler)则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而言将为公共领域、广大消费者、人类下一代等各方面带来益处,但世界需要的是具有可持续性和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有其成本,然而许多政府都无法独自负担这种成本。”韩爱平直言,基建参与者应该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全面地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从而确保自身具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近年来,中国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官方力推的“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均聚焦于该领域。

  对此,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认为,中国在基建方面与亚洲各国建立联系将有助于推动巴基斯坦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国家尽快实现繁荣,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效率。

  “中国现在所做的事情远远跨越了国境。”阿齐兹希望,亚投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未来能继续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提供融资帮助,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

  尽管全球基建发展迅速,但在中国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看来,国际基建发展还面临不少瓶颈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不足、各国政府鼓励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不够、有关金融机构创新缺乏等。

  房秋晨表示,各国政府要进一步营造鼓励投资的政策环境,努力消除投资壁垒,构建标准化项目方式,营造公平、透明、开放、有序的投资环境,为具体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实创造便利条件。与此同时,还应完善与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基金及配套措施,支持创新型融资机制的建立,鼓励国际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本国基础设施市场,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