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翼合创发布耐摔无人机 开启无人机植保服务新理念

2016年04月18日 1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天翼合创发布耐摔无人机开启无人机植保服务新理念

  中新网4月18日电 4月1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无人机植保界高朋满座,北京天翼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了以“蜕变”为主题的发布会。本次发布会推出了天翼合创第四代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TY4SA-10,针对无人机植保行业“叫好不叫座”的现状,深入剖析了目前行业内的种种问题,并以抛砖引玉的态度,发布了自己的一整套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理念和解决方案。

  农用无人机是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的一种农业植保机械化的优质解决方案,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省水省药、喷洒均匀、残留少、无中毒风险等一系列优点。

  我国无人机农业植保行业自2004年开始至今,已发展10年有余,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植保无人机林林总总,但行业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尚未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推广。

  针对上述现状,发布会上,天翼合创CEO田甜博士提出了“飞机+用户+平台+联盟”四位一体化的公司战略理念。

  “事故成本可控”的植保无人机。

  农业植保飞机最重要的特质不是高科技,也不是载重量、续航时间等具体指标,而是首先应做到“皮实耐用”,要能适应农业植保行业大规模高强度连续作业的需求,以及恶劣的使用和存放环境和粗放式操作的现状。田博士指出,广大农户并不是植保无人机的理想用户,他们数量大,分布零散,很难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从而导致其在使用操作上并不专业。另一方面,农户对无人机的使用率太低,进一步降低了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机器的日常维护水平,从而形成了“使用少——事故高——使用更少”的恶性循环。另外,过低的使用率在经济上也不合算。植保无人机行业应该将终端用户定位在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的专业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上,这些组织管理相对严格,作业更加专业,能够对飞机形成合理使用和有效维护,可显著降低事故率,从而为植保无人机大规模推广形成必要条件。而且,“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专业服务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也是社会化精细分工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

  可提供统一大数据支持和调配服务的网络平台。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天翼合创已经掌握了基于卫星遥感等数据的农业病虫害监控以及预报技术,并可利用测绘数据完成喷洒地块分析、飞机航线自动设定。最终在网络平台上整合这些数据,为植保无人机的使用者提供大数据支持和调配管理服务。这个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平台,以监控和预报为基础,使用户可以提前获得病虫害信息,以作出合理的调配,进一步提高飞机的使用率,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倡议成立无人机植保联盟。

  本着为行业尽一份力的责任感,天翼合创在发布会中,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建立“无人机植保联盟”的倡议。田博士指出,只有各位同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无人机植保行业的市场培育,才能加速行业的成熟和发展,进而补齐农业机械化的“最后一块短板”,从而为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田博士同时代表天翼合创承诺,公司的大数据平台对国内其它品牌无人机用户同样开放。

  同时,秉承“事故成本可控”的理念,天翼合创发布了自己的专利产品——第四代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TY4SA-10。该机型无人机载重10kg,12分钟即可完成20亩地喷洒作业,全天可完成500亩地喷洒任务,并具有拆装容易、携带方便、适合小田块作业的特点。

  该机型最大的亮点在于若意外摔机可在10分钟内快速修复,在短短的3-5天的虫期内可有效保证防治效果。飞手可在1小时内学会基本操作,因此在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情况下,能迅速大量培训出可作业的飞手。

  田博士介绍,该机型原型机诞生于一年前,创造过单人单机不间断作业3000亩、单日喷洒700亩的记录。一年来,从东北到海南,从山东到新疆,该原型机已实施主动撞地、撞树、撞电线杆不下30次,均在10分钟内立即完成修复,至今仍保持良好的飞机状态,完成各种作业任务。充份体现了天翼合创无人机产品一贯拥有的皮实耐用、适应大规模高强度植保作业的特点。

  发布会上,应观众要求,天翼合创董事长、CTO马勇先生现场将飞机举过头顶,用力摔在地上,并在数分钟内完成了零成本修复,给与会嘉宾和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马勇同时宣布,该款机型将于本月19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展览中心举办的2016世界精准农业航空大会上亮相,届时还会有外场飞行和事故控制的实地演示,欢迎各界朋友光临指导。

【编辑:殷伟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