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网红经济需要“内容为王”

2016年04月21日 14:36 来源:光明网 参与互动 

  作者:晓 寒

  在罗辑思维和papi酱联手打造的“中国广告第一案例”三天前,papi酱被勒令整改。从一开始的合伙人“否认”,到现在papi酱现身称虚心接受整改并转型正能量,可以说这一天是整个“网红圈”的“末日”。这几年来,以“大尺度”内容为核心的几大网红轮番成为投资人的拥簇,papi酱已经估值3亿并融资1200万,这无疑成为了很多网络自媒体人心中的“神话”。不过这只是大众泛娱乐化网红内部的自娱自乐,在垂直细分领域的财经圈,因为其高粘度、高收入的用户,网红更加受到投资人的青睐,估值十亿、数十亿的“财经网红”并不算少见。网红经济这一新兴词汇也成为了创业圈津津乐道的话题。

网红经济需要“内容为王”

  严格意义上讲,网红并非新生事物,但“网红经济”这一概念确实是近两年才被提出。实现从网红至“网红经济”的跨越,需要具备高社交资产,也就是所谓的“粉丝经济”。为了在短期内获得广告客主和投资机构的青睐,许多网红走上了“暴力圈粉”的道路。只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到关注,无论是正面负面,都可以网红变现的工具。如今网红市场的规模已经过千亿,大部分都是采取短期内加速扩张迅速变现的方式。从淘宝网红到电竞主播,从移动视频到原生IP,大多数网红并没有选择打磨内在商业模式,提供优质产品或者服务,而是选择了商业炒作从而获得巨额投资或利用电商变现的“快餐化”道路。整个行业的浮躁气息也让后加入者变本加厉。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粉丝”。在垂直财经领域,一些曾经的“专家”甚至也开始大胆发声、长袖善舞,利用金融、房产、股市的社会化影响力,堂而皇之的误导受众向“网红”转变。

  财经类IP因为其社会属性,在大众、投资人眼中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同于papi酱这类泛娱乐化网红给大众带来茶余饭后的谈资,财经类网红关乎着大众的“钱袋子”。很多人将财经网红当做“先知”、“偶像”来崇拜,深信能够通过关注此类网红而获得财富增值。所以财经网红很多时候不需要通过广告、电商渠道来变现,振臂一呼就能够引起财经领域的巨动并引发全社会的蝴蝶效应。一些财经名人、网红就利用大众的偶像崇拜心理,为了搏出位混淆视听。比如某号称经济学家,在他的“钻石底”、“地球顶”、“婴儿底”等言论被无数次打脸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并获得了微博二百万粉丝,号称“A股第一网红”。很多业内资深人士对他赌博式猜点位,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行为感到反感,但依然有投资机构对其做出了10亿身家的估值。有人笑称,与其说是经济学家,不如说他是炒作的娱乐明星。

  不过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可以被蒙蔽一时但绝不会长久。“网红”之所以快餐化本质就是大众在识别其内在属性后“取关”的结果。真正想要从“网红”变成优质IP,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需要的是内容,这才是长久吸引关注的核心根本。细数市场上的各类网红,无论是先驱者高晓松在《晓说》里展示的深厚文化内涵、财经领域《水皮杂谈》在股票金融理财市场提供的各种深度分析、深入剖析两性情感内容的《彬彬有礼》,还是通过辩论展现个人风格的《奇葩说》,都是通过内容吸引高粘度的用户。专业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的观点看法再结合正确的价值观,都能让大众在关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水皮杂谈》脱口秀主持人水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财经领域的网红不同于一般的网红,展现形式可以娱乐化,但展现的内容绝对需要专业和深度,需要对用户负责,有正确的引导,否则只是一种“精神鸦片”,不仅无益,还会让用户在投资理财中受到伤害。内容为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炒作和噱头带来的泡沫效应在讲究结果的财经领域会很快被戳破。“财经网红”需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每一个优质IP曾经都是网红,但网红却不一定能成为优质IP。网红经济中,大多数网红都像流星一样灿烂后很快消失。能够成为一颗恒星,长久地照亮人心,靠的只有心中的那团火焰。(晓 寒)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