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改革报告2015》发布 提出九项重大改革措施建议

2016年04月28日 15: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记者韩秉志)《中国改革报告2015》发布会28日在京举行。该报告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组织国内权威专家撰写,主题为“从总体设计到全面建设”。

  报告对2015年中国改革的十个主要领域进行客观评估,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还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中的9项重大改革措施提出建议。报告还对确保“总体设计”落地生根提出5项措施建议。

  在评估2015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重点突破,有利于引导在经济新常态下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利于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避免经济发展速度的硬着陆。

  报告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中央的领导下,经过2013、2014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建设规划、施工图设计等基础工作及改革试点,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方案全面落实的阶段,推进出台了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从改革的广度来讲,改革涉及到经济、行政、政治、社会、司法、生态、文化、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从改革的深度来讲,很多改革都涉及到长期影响社会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涉及到对现有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体现了中央攻坚克难、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从一定意义上说,2015年中国的改革已经实现从总体设计到全面建设的跨越,使以国家治理现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报告提出了深化改革九项重大改革措施建议。如把经济“平等”作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最大程度地凝结改革共识与动力。用开拓性思维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资本、土地、网络等资源网络类要素市场的改革,尽快形成市场决定机制和公平准入的制度。直面司法审判和检察独立问题,实现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把“一带一路”战略同积极参与TPP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两大扇面

  报告建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江、浙、沪、粤、闽等地区分别建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主要在财税分配体制、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公共参与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改革实验。为全面推动全国社会改革进行探索,创造经验,提供示范,带动全国。

  报告指出,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最重要的是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真正从体制机制上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结构动手术,消除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积压严重、库存膨胀、结构失衡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使处于劣势的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快捷、平稳、有序地退出,形成资本能进能出、企业能生能死的自我动态调整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大量的国企“僵尸企业”存在的根源;同时加快国有企业内部决策、经营机制的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活力,使之更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使我国经济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

  作为国内知名的社会智库,从2014年起,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每年组织全国有关领域权威专家,编写出版全面反映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总目标指引下,每年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主要领域改革新进展的《中国改革报告》。力争成为记载和反映当年国家重大改革进程的白皮书,成为中国改革的首个社会第三方评估报告,成为向国家提出若干重大改革建议的重要研究报告,同时也是对深化改革进行若干理论思考的学术著作。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