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外民宿专家将考察桐庐:1.7亿民宿收入如何来?

2016年05月29日 23: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外民宿专家将考察桐庐:1.7亿民宿收入如何来?
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精品民宿 何蒋勇 摄
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精品民宿 何蒋勇 摄
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精品民宿 何蒋勇 摄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 (赵小燕)5.30-31号,在浙江省桐庐县举办的首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已进入倒计时。记者今天从主办方获悉,本次论坛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民宿专家、业主、投资者等将于30日在桐庐进行一次非比寻常的考察,探索年营业收入1.7亿元的桐庐民宿秘密。

  此次中外专家将考察的首站民宿集聚区地处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戴家山,邻近桐庐一指峡谷景区,周边环境宁静清幽,空气清爽宜人。除了有秘境、云夕戴家山等精品民宿,还有被称为“中国最美书店”的南京“先锋书店”第十一家分店——云夕图书馆。

  另外,叱咤美食界的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也在退休后换了跑道做民宿。他打造的第一家民宿——不舍青龙坞也成为考察点。该民宿是黄泥墙和青瓦构成的建筑,用竹椅、旧时农具等细节点缀。内部采用黑铁、黄铜、皮毛、实木等材质,空间感混搭而洗练。墙上悬挂的照片或黑白或褪色,内容多为建筑改造前或改造时的画面,营造出浑然天成的复古怀旧风。

  这些考察点是桐庐精品民宿的缩影。依托秀美山水、美丽乡村和历史人文三大优势,近年来,桐庐大力培育和发展包括民宿产业在内的农村新型业态。

  桐庐县深澳村曾经深居一隅无人问津,用在这个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申屠小山话说,“基本没什么人进来的。年轻人外出工作多,很多人家房子都空着。”

  “我们一共1000多户,有60多栋(屋子)是闲置的。”深澳村的老书记申屠小山告诉记者,深澳的徽派建筑群是最大的财富,却也是闲置着的地方,平时也鲜有人来。

  但最近几年,深澳村变洋气了,甚至一些闲置的老房子变身咖啡厅,“民宿”一词开始在这个村里出现了。“有很多城里人来,甚至住着就不回去了。”

  申屠小山说,周边的芦茨村、荻浦村的民宿势头很旺,农户条件改善,如今深澳也开始试水民宿。“我们以村里的名义把闲置的房子租下来,有些修复好做民宿,钱直接给老百姓,有些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就供客人参观。”

  桐庐县农办负责人表示,发展乡村民宿经济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经济”的源头。城市居民来农村居住、旅游,农民充分利用手中拥有的闲置房屋资源和生产资料等要素,提供民宿、当地农产品、土特产等,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投资风险也较小。

  桐庐在发展民宿上还坚持一村一品,每个村落依托各自的特色发展民宿经济,也成了桐庐整个全域旅游版图中的亮点。乡乡有村落景区,乡乡有民宿经济,乡乡有特色产业,乡乡有电子商务,美丽城乡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产业流。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桐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4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达到12.1%,全县年乡村旅游接待516.4万人次,同比增长99.2%,经营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03.7%。

  其中,桐庐农家乐(民宿)经营户总床位8119张,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20.5%。

  就在民宿产业如火如荼,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的时候,桐庐也提出了民宿的第二轮发展战略——要做精品民宿。

  桐庐县农办副主任吴国龙表示,要让民宿经济长存,由大众民宿起步的桐庐正不断优化民宿产业的结构,以此留住更多的人。自2015年开始,民宿的结构方向就有所调整,立足点还是发展经济型、大众民宿为主,同时也不断引进发展高端民宿。“精品民宿、大众民宿同步发展,适应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并提升结构层次。”他说。

  桐庐县农办负责人表示,桐庐以好山、好水、好空气为依托,以原汁、原味、原生态为卖点,以最美县城、美丽乡村、养生福地为载体,抓好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这种发展模式,吸引大量的城里人到乡村旅游和居住,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美丽城乡转为不竭财富。

  据悉,首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由中国新闻社、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旅游局、杭州市人民政府、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中国乡村文化研究院、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指导,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特别支持,杭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桐庐县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共同主办,日本民宿协会、台湾民宿协会海外华文传媒协会、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