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儿子当“甩老族”老人心里苦 律师建议财产托管立法

2016年07月18日 16:3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香山附近的一家养老院,78岁的刘芬(化名)坐在窗边,长时间地看着窗外,一动不动。

  去年年底,刘芬住进了养老院,儿子交了半年的费用之后,在几个月前来探望过一次老人后便再无音讯。半年的费用早已耗尽,刘芬被孤零零地甩在了养老院,成为一名“甩老族”。

  任凭院方怎样联系,此前留下的联系方式都无法联系到老人的儿子。对于欠下费用玩失踪的家属,院方也十分无奈,只能先贴钱照顾着老人。如果再无法联系到家属,院方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类似的案例在当下常常发生,养老院与老人家属间上演着追与逃的拉锯战。养老机构倒贴钱养护老人,老年人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一些打击。

  半年后儿子

  怎么也联系不上

  在一间双人房间中,刘芬近几个月的心情并不好,总是默默地坐在窗边,向外张望。本就腿脚不便的刘芬,现在更是很少出门。

  去年年底,78岁的刘芬被儿子送到香山附近的一家养老院。住进养老院前,刘芬与大儿子住在一起,因为家中的一些矛盾,刘芬的养老就落在了大儿子的身上。

  去年下半年,大儿子与刘芬开始谈论起住进养老院的事。“他看着也挺忙的,说住进养老院的话,可以有人照顾我,他时不时地来看我。”在考虑了之后,刘芬同意了儿子的提议。

  儿子跑前跑后办理着刘芬入住养老院的手续,半个月后,刘芬住进了香山附近的一家养老院,每月的费用不到2000元。大儿子一次支付了半年的费用,刚刚住进养老院的刘芬虽然不太适应,但是周围都是老人,也很快就熟络起来。

  半年之后,发生了让刘芬意想不到的事情。院方告知刘芬,此前支付的费用已经到期,但是再也联系不到她的儿子。“我也挺意外的,怎么一下就联系不上了呢?我还担心他别出什么事情。”

  刘芬还有两个孩子,此前有过纠纷,后来由大儿子负责管老人。她有一些退休金与一间不大的房子在出租,但是这些钱都在作为监护人的大儿子手中,老人无法得到。

  离婚后的大儿子,并没有稳定的工作,有时以打零工为生,甚至会出现“啃老”的情况。在刘芬看来,大儿子将她送进养老院,不用再去照顾老人,或许就是想把自己这个包袱甩掉。“如果退休钱什么的在我这,我自己的钱就足够支付在养老院的费用,但是现在都在儿子手里。本来说好了他按时付钱,但是他不来,我也没有办法了。”

  刘芬的心情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开始害怕见到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见到他们后总是有意无意地低下头,有一种亏欠的感觉。

  “自己像是没人要的一样”

  初到养老院的日子里,刘芬还是比较开心,性格比较外向的她,也乐于参加养老院组织的文娱活动,即使不能表演,在台下的刘芬也十分高兴。“和有的一些老人也比较谈得来,没有那么寂寞的感觉。”

  大儿子在刘芬刚刚住进养老院的时候,来探望过两次,虽然待的时间不长,刘芬仍旧刻意地让周围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儿子仍旧挂念着她。“最后一次来了之后,跟我说让我多注意身体什么的,他以前很少说这些话。”

  可是过了春节之后,刘芬的大儿子再也没有来过养老院探望,刘芬也试图联系过大儿子,但是都无法联系上。刘芬也在安慰自己,儿子可能手机换号了,过几天来探望的时候就会把新的手机号告诉自己。

  这一等就是四五个月的时间。

  刘芬的心情也开始变差,不像刚刚进入养老院时的状况,开始不愿意参加活动,也很少与周围的老人拉家常。

  每当其他老人的家属前来探望时,刘芬便更加难过,有的时候会颤颤巍巍地躲到外面。“看着别人都有人来看,自己像是没人要的一样,感觉被扔出去了。”

  直到别人家的家属离开后,刘芬才会回到房间。不去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刘芬常常坐在屋子里发呆,一是担心无法联系到儿子,二是伤心。“没想到辛辛苦苦拉扯大了孩子,到了现在在养老院里没有人管了。不求能来照顾我,起码把我的退休金拿来给我支付入院的费用。”

  “夜深人静的时候,其实也特别想见到孩子,虽然也很生气。”刘芬说,上次见到大儿子大概在4个多月前,进入养老院就是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但是现在却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

  一旦突发疾病

  双方都有风险

  这家香山附近的养老院的负责人表示,像他们一样,许多养老院是民营的性质,本来运营就很艰难,面对“甩老”的情况后,会给养老院造成更大的经济和人力负担。“养老院不能把老人推出门外,我们自己贴钱也得去照顾老人。然后尽力联系家属,最后就是上诉。”

  北京仁爱养老院市场部主任潘威表示,对于“甩老”的情况,养老院除了要面对经济上的损失以外,更多的风险存在于一旦老人出现突发疾病,让家属签字时,却无法联系到家属。“这样就无故地给老人增加了很大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另一方面,院方也在其中承担了风险。”

  潘威表示,养老院在接收老人入院时,会对老人的健康情况以及子女的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也会通过交纳押金的方式,让家属万一短暂失联后,老人在养老院的正常生活能够有所保证。但是,如果押金耗尽,家属仍旧无法联系上,这种“甩老”的情况只有通过诉诸法律进行解决。

  香山某养老院在出现“甩老”情况后,对老人家庭条件的调查更加详细,同时在入院前也通过子女的行为进行判断其目的,“要初步判断出子女是要甩掉累赘还是要让父母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这家养老院的负责人表示,有的养老院在签订协议时,规定要求子女定期探望,不能长时间不闻不问,否则院方拒绝接收老人入住。“但是实际情况与协议仍旧有差距,定期探望的不多。而当遇到了一些家庭矛盾或是变故后,‘甩老’的情况就随之出现。”

  刘芬也开始有些怀疑儿子送她进养老院的初衷,如果当初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无论如何也会把退休金握在手里,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在征求刘芬同意后,养老院将通过挂失等方式补办相关银行卡,也可能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诉讼。

  建议立法实行

  财产托管制度

  北京京禧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洋认为,当下许多人开始逐步接受社会养老,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养老模式。老人住进养老院生活的方式也开始多起来。子女在减轻自己负担的同时,也让父母享受到专业服务。子女与养老院之间属于商业契约关系,养老院对老人提供服务与照顾,子女购买了这样的服务,按照协议应该予以支付相关费用,而不是违背契约做“甩老族”。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专门研究老年人问题,该中心负责人卢明生表示,在国外一些国家,立法实行老人财产托管制度。在老人进入养老院前,养老机构可以通过申请变更老人的监护权,对老人财产实行托管,用以支付养老费用。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避免一些子女将老人遗弃在养老院后,老人与养老院面临的风险。

  “‘甩老’的子女不仅背弃了商业契约精神,损害到养老机构的利益,同时也让老人处于一种不安全的境地。”刘洋表示,子女有赡养老人的法律责任。即使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同样要确保老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保障。在法律追责中,对于恶意出现的“甩老”现象,应对养老机构的合理维权进行支持,并通过对子女财产司法冻结等方式,加大“甩老”的成本。

  儿子的躲避,让刘芬一直闷闷不乐。虽然她想见到大儿子,但是她已不再奢望大儿子会重新再来到养老院探望自己。“如果拿回来我的退休金,我就自己在这里养老,遇着小病有钱就治治,遇到大病了没钱治的话就这么算了吧。”

  本报记者 赵喜斌 J209

【编辑:尹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