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投资英国核电项目尘埃落定 首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2016年09月19日 02: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中国投资英国核电项目尘埃落定

  中国核电首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英国政府日前发表声明,正式批准由中法企业共同参与投资的欣克利角C核电建设项目。参与投资方、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发表声明表示,中国企业期望利用三十年不间断建设、运营核电的丰富经验,在满足英国未来低碳能源的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们很高兴英国政府批准该项目。现在我们可以与战略合作伙伴法国电力集团一道,按计划向前推进欣克利角、赛兹韦尔和布拉德韦尔的相关核电项目,为英国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低碳能源。”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晓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业界人士认为,在此前短暂的延缓决策之后,英国项目最终比市场预期还要早的“尘埃落定”,不仅意味着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继续推进的条件已经具备,也意味着以中广核为代表的中国核电企业首次正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了中国核电历史性的突破。

  总投资额180亿英镑(折合约1590亿元人民币)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是英国20年以来第一个新建核电站,项目将由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其中。中国企业预计投资60亿英镑。项目计划使用法国电力集团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方案EPR,建成后将供给全英7%的电力。

  由于中法双方同时协定,在此项目基础上双方后续还将共同推进塞兹维尔C和布拉德韦尔B两大核电项目,且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因此,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也被视为中国核电产业进入欧洲乃至全球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敲门砖”。

  “在英国核电建设的背后,是全球核电市场仍然前景广阔的市场现实。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权威组织预测的全球核电站需求总量超过200台,这就给作为新生力量登台亮相的中国核电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中广核集团公司国际合作开发部副总经理杨茂春说。

  中广核相关人士表示,该企业与法国电力集团的合作超过了30年,这为双方合作在英国推进三大新建核电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上,早在2007年11月,中广核就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了全球伙伴协议,在联合投资国内外电站及支持、扩大技术合作和联合发展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企业在参与投资与建设的过程中,也表达出了明确的“多赢意愿”。早在2015年4月,中广核等中国核电企业就与法国电力集团举办第二届中英核能供应链大会,推动中英两国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此次大会期间,多家英国企业与中国核电工程建设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中国企业良好的核电建设安全经验也有助于英国核电项目的落实。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东山说,单就技术而言,欣克利角C项目与中广核目前在建的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一脉相承,台山核电站2010年开工,目前施工进度已经超过全球其他同类项目,居于领先位置。

  “中广核非常乐意,也有能力向欣克利角C核电站提供技术支持和良好的经验反馈。” 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说。

  然而,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中国核电“走出去”仍然属于“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而作为全球核电俱乐部的新生力量,中国核电产业愿意用更积极和主动的态度面对市场疑虑。

  在英国政府今年7月29日决定暂缓批准HPC等新建核电项目后,中广核就发布声明,对这一决定表示“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愿意为英国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能源。一些中英关系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的态度对于消除外界所谓的“安全质疑”、增强全球市场对于中国核电产业“走出去”的信心产生了良好效果。

  英国项目的“尘埃落定”,也给中国核电企业实现从“拼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增添了信心。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核电商业运营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核电发展历史,曾有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先进核电技术在此落地,拥有成熟完善的核电评审和准入标准。业界认为,通过参与投资和建设,可以让中国核电企业的标准规范、运行机制更快和国际接轨。

  从“借船”到“造船”,既是契机,也是挑战。贺禹此前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中广核的目标就是将英国核电项目打造成中法英三国互利共赢的样板项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工程”。

  目前,泰国、印尼、肯尼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均对中国的“华龙一号”表示兴趣,“英国核电项目每一个进展,都将对中广核开拓国际核电市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对‘华龙一号’技术的信心。”黄晓飞说。记者 王攀 广州报道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