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雨露: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融通力度

2016年09月21日 11: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原标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融通力度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1日电 (记者 魏晞)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金融论坛21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论坛上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资金融通力度。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强化内外联动,加大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等战略性优先项目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多元化、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

  二是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2016年前8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8600亿元。截至目前,央行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人民币;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3300亿元;在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推出人民币对泰铢、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的银行间市场区域货币交易,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三是推动与多边开发机构合作。中国于2016年1月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与欧洲投资计划等其他经济体的发展战略对接,便利与EBRD开展项目融资合作。

  陈雨露建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关注和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深化区域金融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强化双边和多边的金融合作、以金融服务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需求和必要性进一步上升。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及各种交流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深化货币合作,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第二,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第三,推动形成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工作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不同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商业回报率各有不同。对此,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分类施策。对于公共物品属性较强的项目,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独到作用。对于商业性项目,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国际惯例运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效合力。

  第四,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大气污染等环境保护问题是重大的国际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中国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在中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今年首次被纳入G20议程,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在前不久闭幕的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广泛共识,强调为支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有必要扩大绿色投融资。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推广绿色金融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能力建设。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投资的绿色水平,也欢迎国际投资者通过各种渠道投资中国绿色项目,分享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果。(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