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发力供给侧 缓解资金“脱实向虚”

2016年09月21日 14:5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李宇嘉

  8月新增信贷近万亿,考虑到8月地方债发行也增长近一倍,推动社会融资同比多增7116亿元。当前资金面比较宽松,但是“房贷强、企业贷弱”的结构未发生变化。居民房贷继续“占领”新增信贷。尽管新增贷款中房贷占比从7月的102%回落至8月的55.7%。但是,若剔除“冲贷款”的票据融资,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反弹的扰动,房贷在实体经济贷款中占比超过70%,并且环比多增513亿。在地方债务置换冲减、企业债利率下行,以及内生资金需求较差的背景下,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双双负增长,中长期贷款则连续2个月负增长。而且,从贷款结构看,8月份中长期贷款占比55%,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抛开居民中长期贷款,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的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仍旧疲软。今年前8个月,新增信贷仅多增900亿,而居民部门多增1.5万亿,而非金融企业部门则少增了7000亿。

  未来,房贷高增长的局面将会缓减。8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由上月的39.8%下降至38.7%,已连续4个月下降。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平均存款增速从2015年的41%降至近期的1.3%,或显示资金开始规避资产泡沫风险;楼市因城施策“落地”,重拾“限购”、“限贷”调控政策的城市会越来越多;此前宽松的楼市资金面也将适度收紧,比如开发贷投放和存续期等收紧,首付贷等“加杠杆”将被认定为非法等。

  因此,在抑制资产泡沫风险的基调下,楼市“加杠杆”将被适度控制。8月份,在楼市销售额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之所以居民房贷环比多增513亿,很大程度上在于热点城市8月重启“限购”、“限贷”调控政策,赶政策“末班车”的居民纷纷“加杠杆”买房。因此,预计四季度房贷增幅会趋于下降。不过,当前银行风险偏好较低,房贷是安全边际最高的资产。

  贷款结构的另一个变化迹象,就是企业信贷需求缓慢回升,“脱实入虚”的局面也会逐步缓解。首先,债务置换对于信贷的替代效应减弱。今年前8个月,地方债置换规模已达3.67万亿元,而全年地方政府债置换额度为5万亿。这意味着,今年后四个月地方债务置换的剩余额度仅1.33万亿。这样,基于低成本、长期性优势而被地方政府青睐的债券,其对贷款的替代和冲击也将减小。

  其次,2015年以来,定期和活期存款利差大幅下降,经济主体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下降,引起了存款活化和企业贷款需求下降。目前,定期和活期的利差已连续11个月稳定在1.15%的低位。基于资产泡沫风险、美联储加息预期加剧资金外流的顾虑,利率已筑底,定期活期利差变化引起的存款活化已接近完成。同时,首套房贷平均利率连续2个月保持在4.44%的水平上,连续下降趋势首次受阻,继续下降空间难见。由此,利率下行驱动的资金“脱实向虚”形势缓解。

  同时,自2013年以来,近期央行再次启动28天逆回购,意在增加资金成本,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杠杆成本,这也有助于缓解资金“脱实向虚”的形势。另外,基于实体经济需求疲软,系统性风险甚嚣尘上的考虑,基建投资将继续被委以重任。近期,国家发力推进PPP,财政部和发改委将公布近万亿的第三次示范项目,虽然面临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和执行障碍,但基于前面两次执行规范的修正,短期内项目签约率将有所提升,从而带动银行贷款规模增加。

  8月金融数据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在于M1与M2“剪刀差”开始收窄。8月M1的增速为25.3%,环比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而M2增速则提升1.2个百分点至11.4%,两者持续多月的增速“剪刀差”背离,或已显现本轮收窄的起点。事实上,这是存款活化减弱的几个因素,如债务置换规模收窄、楼市不再火热、定期和活期利差见顶等预期所致。随着热点城市楼市降温和宽松货币政策见顶的确定性趋势,以及基建投资再次“挑大梁”,M1和M2“剪刀差”或继续回落。

  不过,M1尽管回落,但仍旧比M2高出15个百分点。而且,25.3%的M1增速仍旧是2010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意味着前面数月持续推高M1增速的影响因素仍在发挥作用,比如整体利率水平仍旧在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基于资产保值考虑,居民存款仍旧向楼市转移并转化为房地产企业的活期存款;再比如,经济较为低迷,企业持币观望情绪浓重,实体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不足。

  综合来看,资金结构不健康的态势缓和,但“脱虚入实”任务依然艰巨。新增信贷数据看起来在优化,但事实上是监管强化、基建间接带动等方面的结果,资金向实体经济运用转化的效率仍处下降趋势。近期,各地纷纷出台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举措,但要警惕庇护国有企业的“重国轻民”思维惯性、警惕在原有结构上“增杠杆”。笔者认为,未来资金应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多地应从供给侧加大力度来培育新兴产业,挖掘新的资金需求洼地。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不需要进一步宽松,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加强资金监管和成本倒逼,加速“去产能”进程,让资金流向的结构优化自然展开。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