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昔日矿区变旅游胜地 “世界矾都”浙江矾山巧转型

2016年10月07日 1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昔日矿区变旅游胜地“世界矾都”浙江矾山巧转型
矾山镇福德湾村 李婷婷 摄
矾山镇耸立的高炉 李婷婷 摄
矾山镇耸立的高炉 李婷婷 摄

  中新网温州10月7日电 (记者 李婷婷)崎岖的山路蜿蜒盘桓,透过车窗,山区的天空蓝的很纯粹。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城出发,不到一小时车程,群山环绕的古镇矾山,便逐渐清晰。

  千年矾山,作为浙南最悠久的矿山集镇,沧桑而壮丽。数百年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命运随着矾业兴衰而沉浮起落。

  一如当初先祖发现矿藏,开始在此绵延子孙,如今的矾山人,又在百年工业遗址中发现了新的宝藏。10月6日—8日,第26届世界矾都明矾文化旅游节在矾山镇举行。眼下的矾山,已摘掉矿业污染重地的帽子,转而保护、挖掘和展示工业文化遗产,向着绿色发展的目标蝶变。

  “世界矾都”再现绿色美景

  矾山镇,位于浙南边陲,东海之滨,群山环抱,接壤福建,境内因盛产明矾而得名,距今已有640多年明矾采炼史。它的明矾矿石储量约占世界60%,占中国80%,因此素有“世界矾都”之称,是浙江最为悠久的矿山集镇之一。

  储量丰富的明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以炼矾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矾山镇,巅峰时工业生产总值占据了整个温州市的1/3,一个偏远乡镇一跃成为温州市名副其实的“工业心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明矾被许多新材料替代,加上矾矿提炼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大,矾矿发展受到制约。此外,在为小镇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粗放式的生产模式,比如炼矾所产生的矾浆、矾烟和矾渣也极大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河水草木伤痕累累。

  “矾烟有腐蚀性,衣服穿了不到一年,轻轻扯一下就破了。木制品容易腐烂,铜制的则很快长满铜绿。”曾在矿区工作的矾山人孔令雄,回忆起当初矿区污染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被重视,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当地有关部门做出决断。从20世纪末起,有关部门对当地小矾厂和炼矾点采取了包括强制爆破在内的集中整治行动,拆除小矾窑、熔化炉以及厂房一百多座,填埋结晶池和清理风化池六万多立方米。为防止死灰复燃,当地环保部门还在矾山镇建立了环境监理所,全方位、全天候地做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的展开,矾山镇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当地“青山、绿水、蓝天”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原来如牛奶般的溪水重新变得清澈,溪水里鱼群游曳,曾经寸草不生的山坡,通过飞播造林也重披绿色。

  工业遗存焕发新生机

  环境治理好了,产业如何转型?当地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对数百年的工业遗存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探索一条以旅游为主导的绿色经济之路。

  步入矾山镇,耸立的高炉、斑驳的储气罐和老旧的提升井架、矿区矿硐多年开采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和巨大采空区的绵延巷道随处可见。

  “矾矿沉淀了丰富的工业文明遗产以及浓郁的地方文化和独特的风貌,尤其是矿山开采和井巷施工技术,至今还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苍南县政协主席张传君说,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工业遗存保留下来,续写古老的矿山文明。

  2013年,温州矾矿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研究促进会成立。此后,促进会在当地村民、非政府组织(申遗促进会)和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修缮福德湾老街传统民居,开发利用矾矿采空区。

  以矾山镇福德湾村为例,在过去,这个村落却是个空心村、留守村。随着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逐渐被重视认可,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到来,沉寂许久的福德湾村又热闹起来。

  仅今年春节假期,福德湾日均接待游客就达3万多人。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1日,矾山镇福德湾村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10月6日—8日,第26届世界矾都明矾文化旅游节在矾山镇举行,期间将会有盛大民俗踩街游行、明矾工艺品展览、世界矾都美食节等等。此外,还会举行矾山旅游项目开发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和“醉彩”摄影展,将展现矾山最美画卷,打响地区知名度。

  “我们把旅游业作为一号产业来抓。”矾山镇党委书记黄振国表示,近年来,矾山大力实施“文化立镇、旅游兴镇”战略,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文旅游开发。未来,当地将围绕“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矾山,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村庄”的要求,着力打造浙江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级慢生活休闲示范区以及国家矿山公园。(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