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界人士在京探讨如何弥合教育数字鸿沟

2016年11月03日 1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于立霄)“弥合教育数字鸿沟——2016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今天在北京开幕。国内教育界、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们将在两天的时间里,共同探讨数字化教育信息创新之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此次论坛以“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的创新之路”为主题。如何用数字技术的方法来弥合好学校和弱学校之间的差异、缩短贫困地区与富足地区之间的距离,成为当天与会者共同探讨的话题之一。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谈松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之间,还存在于不同学校之间,偏远和贫困地区学校的学生更希望通过信息化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谈松华同时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提供接触互联网和数字资源的机会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学生群体之间获得的学习机会和资源的差异被拉大,从而形成新的不平等。如何弥合教育数字鸿沟,减少新的不平等,这是各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称,现在国家在教育信息化上投入巨大,企业也在加大投入。据统计数据显示,企业一年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千亿元人民币。他说:“我们要把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都整合起来用到农村和贫困地区去,这样那里的信息化教育就会受益匪浅。”

  汤敏强调,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能打破目前教育瓶颈的重要手段。只有政府、社会、企业都关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把最新的信息化技术送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去,“马太效应”就能打破,当地的教育效果才能更好地显现。

  “信息化的手段可缩短学校之间的差距。”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认为,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的机制在于运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在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研。

  此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发起,合作单位包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世界银行全球教育实践局、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等。(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