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林毅夫PK张维迎:产业政策论战都讲了啥

2016年11月09日 21:35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9日电 9日下午,经济学家林毅夫与张维迎在北京大学举行“产业政策思辨会”,这是两人首次针对产业政策正面交锋,也是自八月以来进行的第三回合争论,被现场主持人黄益平称为“可能被写入历史的辩论”。

  “产业政策思辨会”现场:林毅夫(左),黄益平(中),张维迎(右)
“产业政策思辨会”现场:林毅夫(左),黄益平(中),张维迎(右)

  六大关键词

  这场辩论围绕着政府是否应该通过产业政策介入经济发展而展开,林毅夫强调“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时作用,张维迎则认为应该重视市场和“企业家精神”。双方围绕着六大关键词展开激辩。

  产业政策定义: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而有意识采取的政策。张维迎对产业政策的定义相对狭义,即政府出于经济发展或其他目的,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其手段包括市场准入限制、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资金配给、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土地价格优惠等。

  产业政策该不该用:林毅夫认为在经济发展中,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即能够很好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并具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在市场之外,为完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软性和硬性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政府产业政策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张维迎则认为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人类认知能力并不能预判未来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创新点,产业政策对于特定产业的扶持不能起到产业升级的作用,反而往往起到反作用。而产业政策中激励机制的扭曲,则容易导致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张维迎认为应“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应该给任何产业、任何企业吃偏饭!”

  比较优势:林毅夫所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或自然资源比较多,资本相对少,发达国家则是资本比较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少。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符合比较优势而发展的产业生产成本就会低。政府应针对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升级。张维迎则认为企业家会在市场中自发找到核心竞争力,并不需要国家战略引导。

  企业家精神:张维迎认为企业家是市场的主角,发现和创造交易机会是企业家的基本功能;正是通过企业家发现不均衡和套利,市场才趋向均衡;正是企业家的创新,使得市场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并由此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政府不应该阻止任何人吃螃蟹,但也没有必要为吃螃蟹埋单。”但林毅夫认为,企业家、学者、官员都可以有企业家精神;与发达国家一样,必须对一些产业的基础科研给予一定的支持。

  “市场失灵”:林毅夫认为由于市场协调失灵,基础设施与基础学科的创新需要政府的资助。张维迎则认为协调失灵是市场不均衡的表现。他认为企业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发现市场中的不均衡,从中发现商机,使得市场需求趋于均衡。

  “有为政府”:林毅夫认为“有为政府”并不代表政府可以“无为”或者“乱为”,政府必须知道市场失灵在何处、何人有能力设计、设计出来的机制政府有意愿执行,以及政府不会以机制设计为名来追求自己或小圈子的利益等等。“有为政府”是一个理想目标。张维迎则认为,政府并不比市场更有能力解决问题,“没有产业政策就不可能成功”是个伪命题。

林毅夫在辩论现场
林毅夫在辩论现场

  辩论源起

  这场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实际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

  2016年8月21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研讨会上,林毅夫发表主题演讲“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8月25日,张维迎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西安峰会上发表演讲“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两人针对产业政策的争论随之展开。

  2016年9月21日和23日,张维迎分别在“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系列论坛和“《米塞斯大传》发布会暨米塞斯思想研讨会”上强调企业家精神,认为林毅夫思想与计划经济精思想一脉相承。25日,林毅夫在北大博雅论坛围绕“南南合作机制与中国企业机遇”的主题讲座中,再次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的看法。此次交锋被认为是双方针对产业政策争论的第二回合。

  两位教授的争论究其根源是有关市场理论的两个不同范式的分歧。林毅夫信奉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曾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他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基础,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概念。师从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的张维迎信奉的则是“米塞斯-哈耶克范式”。按照新古典理论,市场是一个资源配置的机制,研究在给定资源、偏好和技术的情况下,如何使得资源得到最佳位置的问题。按照米塞斯-哈耶克范式,市场则是一个认知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发现和传递信息,使得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张维迎在辩论现场
张维迎在辩论现场

  历史渊源

  本轮交锋并不是两人第一次针锋相对。

  早在1995年,林毅夫和张维迎就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争论,在当时被称为“北大交火事件”。

  2004年,两位教授对于“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再次进行争论,张维迎主张政府应退出市场,否则“后发优势”将变为劣势,林毅夫则认为仍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从两人交锋历史来看,“市场”与“政府”的争论由来已久。

  值得注意的是,林毅夫和张维迎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始人,两人多年来是对手也是同事。这种机缘也促成了本次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展的公开辩论。(综合财新、腾讯、张维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直播实录)

  (中新经纬APP)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