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侨乡保山农产业优化见成效 农民过上“丰收年”

2017年01月17日 1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保山1月17日电(王祎)隆冬时节,云南省保山市到处弥漫着新春前的喜悦。在各地读书的学生和务工人员随着春运的开始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乡,保山人姜郝悦却坐上了从家乡开往昆明市的大巴。

  7年前,19岁的姜郝悦只身从保山市昌宁县来到昆明市读大学。彼时,他背负着父母的殷切的期盼,也背负着全家为他上学而欠下的“巨款”;7年后,26岁的姜郝悦已有两年回乡创业的经历。此时,还清了所有欠款的同时,她带着自己制作的家乡特产为远在昆明的朋友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姜郝悦在昆明一家私企任职。一年后,因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姜郝悦辞去工作回到家乡,陪伴在母亲身边。“日子还要过。”姜郝悦说:“为了生活,总要做点什么。”

  “村里人多地少,很多家都把土地承包出去了。”姜郝悦称,当时很多人闲在家里,政府就引导大家养蚕、做蚕丝制品,还有的村做咖啡制品,茶叶制品。“当时我们家的土地也承包出去了,只剩一小片菜园。我就开始做一些腌菜、泡菜之类的产品在淘宝网和朋友圈进行售卖。”

  姜郝悦介绍,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些朋友也在做,但生意普遍不好。“勉强可以糊口,但并没有多余的钱还账,更别提有结余。”

  2015年,保山市委、市政府发展农业优化项目,并吸引企业前来建厂投资。“当时有一些做食品加工的企业下来村里收购,我们为他们供货,生意便稳定了很多。”她笑着说,一个月五、六千的收入虽然不算很高,但自家的原料用起来成本很低,很快就把欠账还清了,“今年还富余着二、三万。”

  与姜郝悦一样,梁云主要制作五香蚕豆。“绿蚕豆是保山的特产,物料廉价,但加工制作之后,就有了‘苹果’到‘苹果汁’的变化。存下钱来过个‘富裕’年没有问题。”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有“滇西粮仓”之称,是云南省粮食主产区,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最近5年来,保山市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8.36亿元,项目总投资和财政资金投入,分别是“十一五”的2倍、2.36倍,分别增加4.18亿元和3.18亿元,项目财政资金年均增长15.57%。

  目前,保山正举全市之力,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六大产业,同步推进农业规模化、工业聚集化、城市生态化、旅游品牌化,加快推进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

  此外,保山市委、市政府近日印发了《保山市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显示,保山将建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培育10个农特产品加工上市企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预计到202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2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4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8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