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原材料上涨引发家电涨价潮 或引发行业新一轮洗牌

2017年01月25日 01: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每逢元旦、春节前后都是家电产品销售旺季,各大厂商发传单、搞促销,吸引消费者。可今年风向有变,促销活动不但没来,空调、电视、热水器、冰箱等家电反而涨价了。业内人士表示,此轮涨价潮或将开启家电业新一轮洗牌。

  家电涨价有点意外

  哈尔滨市民张剑已把房子装修好,本来之前想把家电买了,朋友告知元旦家电商场往往会有打折促销活动,就没买。近日,他来到哈尔滨香坊区万达广场黑天鹅家电商场,结果发现家电都涨价了,是买还是再等等,张剑有点犹豫。要是把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三大件”都买了,需要多花近千元。

  记者来到哈尔滨另一大型家电卖场,前来咨询价格的人络绎不绝,但最后定下来要买的并不多。导购员李梅说,这段时间一些彩电产品提高了销售价格,前来咨询的人明显增多,但大部分都是观望状态。以前32寸的电视不少品牌的价格都在1000元以内,而现在基本都超过1000元以上,主流价格在1100—1200元左右,涨幅10%至20%左右。另外,一些知名彩电品牌纷纷调整了各机型售价。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电品牌都在近期发出了提价的公告。近期,乐视电视宣布再次涨价,将对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机型每台价格再度上调100元;去年12月26日,美的空调发布涨价通知,一台价格将上涨50至200元不等;格力空调在“双十二”优惠结束后宣布自去年12月19日起空调价格每台上涨50至100元不等。

  网友“株洲老猫”发帖称,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家电都在涨价,本来想换一个大点的彩电,现在看不得不放弃。

  主因是原材料上涨了

  是什么原因让家电涨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家电涨价主要受大宗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物流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以及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原材料上涨,让家电生产企业无法承受。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说,这次家电价格上涨与有色金属原材料大幅度提升有关,对于家电产品定价来说,原材料成本占到70%左右。这几年原材料价格低,所以家电产品的定价也低。目前企业对于原材料上涨还是消化了一部分,并没有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在现阶段来说,适当的涨价是合理的。

  广东可口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友海说,本轮涨价最大的原因还是原材料引发的,特别是今年以来铜的疯涨,另外现在也是家电行业的销售旺季。此外,除了大宗原材料上涨以外,最近价格上涨还与平时不注意的辅料有关,特别是纸箱、泡沫等材料的价格疯涨,也导致了电器价格的上涨。

  创维市场部相关负责人杨祖安表示,上游屏体涨价是电视涨价最主要的原因。据了解,今年面板涨价幅度颇高,这也给本来盈利能力就弱的彩电企业造成更大经营压力,所以涨价也是被逼无奈。

  “家电企业的利润本来就很稀薄,有些可能还是负利销售,屏体涨价后,它们自然亏的更多。”杨祖安说,家电销售越来越困难,现在家电涨价对大企业是好事,对小企业影响很大。

  涨价或开启新一轮家电业洗牌

  面对此轮涨价潮,有的企业却保持了定力。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常务副总裁马睿说,荣事达目前没有涨价计划,还在做年底降价的计划。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整个行业都是有影响的,只是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传统家电产品来说,原材料使用量多,附加值低,因为本身利润率就不高,所以原材料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一轮家电价格的上调将有可能开启新一轮家电市场洗牌,真正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升级的产品会后来者居上,拥有良好的发展势头”。马睿说,荣事达之所以没有涨价,是因为近几年有意识地调整普通家电产品的生产比例,更侧重于技术含量高的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发展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

  随着企业的智能家电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冲抵原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幸好早作技术创新的准备,技术研发把产业链缩短了,现在能够抵挡住上游原材料上涨的压力。”马睿说。

  刘友海告诉记者,价格上涨对传统大型电器企业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中小企业和电商冲击较大。他说,作为中小企业,越来越感受到转型升级的压力,只有通过产品升级,以质量取胜,未来才有发展空间。

  有业界人士发表评论称,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涨价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是,如果有家电企业想以此为契机,无疑采取“战略性不涨价”是最低成本的一种行业洗牌手段和方式。

  马睿、姜风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家电生产企业应该从内部经营管理着手,完备自身对待外部竞争的能力和水平,继续走技术升级的道路,这也是产品能够贴近消费者的根本途径。( 王建 李雄鹰 汪奥娜)

【编辑:于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