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这四点建议值得看

2017年02月03日 15:57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这四点建议值得看

  作者 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各类众创平台、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跨界融合、开放创新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以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柏林设计创新机构为例,他们的一些经验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笔者2016年访问剑桥大学,发现该校开放融合、包容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大学文化很值得借鉴。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放融合。剑桥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融合。大学的每所学院都有一个咖啡吧作为“共同空间”,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交流和思想碰撞。二是知识跨界融合。剑桥十分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各学院在招生时必须招收少量非本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长期机制。三是产学研用相融合。剑桥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面向企业、支持产业发展,因此强调与企业密切合作。四是文化融合。包容性和兼容性的文化是剑桥大学创新取之不竭的源泉。

  柏林是十分典型的创意创新城市,每年政府都要组织“创意柏林”活动。全市有3万多家企业,其中有8000家设计公司。德国的设计创新是典型的用户驱动创新。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之前,先要与用户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消费者诉求,因而在新产品设计开发中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设计创新的目标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德国非常注重培育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注重需求侧驱动创新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此外,德国创新也十分注重空间融合,德国政府的办公区是没有围墙的。几乎设计企业、设计孵化器都有一个称作“共同空间”的咖啡吧,以便于设计师相互交流。入驻孵化器的企业均实行开放办公,其目的是促进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扩散。

  从上述经验来看,我们如何不断提高开放融合创新能力呢?

  一是推动空间开放融合提高创新能力。应鼓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区拆除围墙,消除地理隔阂,在空间上融为一体,通过构建创新要素快速流动的物理环境,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长期以来,我们各类机构习惯于修建围墙与外界隔离,这种物理上的“围墙式”隔离,成为各类信息和要素流动的障碍。

  二是推动产城融合提高创新能力。产业与城市融合是提高创新效率的基本条件,宜居宜业是创新创业前提。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与城市、产业、生态的关系十分重要。城市的首要功能是供人居住生活,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产业的目的是为了吸纳就业。应从这个根本点和落脚点出发,改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降低成本,提高人们生活工作的便利性。在产业与城市规划中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加强各类产业园区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改变目前产城分离所造成的“睡城”、交通拥堵等问题。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提高创新能力。产业融合即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催生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条件。应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的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传统服务业与互联网新经济融合,加速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应注重发展平台经济,构建共创分享、网络协同、社会创新的环境,提高城市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的共享水平。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发展网络众创平台、众创空间,推动众包、众筹等新模式应用,提高“双创”质量和水平。

  四是建立政、产、学、研、用、金相互协同的体制机制。政府宜着力营造良好的城市创新生态和公平竞争环境,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创新。尤其要注重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和工具,解决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释放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加强科研院所、企业与用户、消费者的融合互动,通过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和服务创新引导和创造市场新需求。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学科交叉、知识跨界融合,加强教育与产业、企业的紧密互动,加快培养面向产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全球化》副总编,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商务部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

【编辑:李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