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年蓝图”出炉 上海发展工业互联网坐拥“天时地利”

2017年02月21日 2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郑莹莹)《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近日出炉,这也意味着“背靠”工业、互联网的双重实力,上海在中国率先发力拥抱“工业互联网”,以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邵志清在21日召开的政策解读会上称,上海目前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条腿走路”,上海制造业的未来,有赖于对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之路”走得如何。

  天时:后工业化时代的“上海制造”

  上海曾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制造”,不仅在中国市场上一枝独秀,甚至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尽管上海如今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商飞、上汽集团、上海电气依旧让“上海制造”名声在外。

  另一方面,上海比全国早五年进入工业化后期,正处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官方指出,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要有一定比例的制造业,在“十三五”时期末,其制造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25%。

  邵志清认为,上海制造业要保持一定比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乃大势所趋。他指出,制造业发展的传统路径是在项目投资上做增量,比如去年上海在先进制造业上“动作频频”,相继推动多个百亿级项目;而互联网的新路径,有望给传统制造业注入新活力。

  这样的“新路径”已有成功案例,比如去年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携手发布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以互联网模式挖掘传统产业的“新潜力”,重构商业模式。

  但邵志清指出,以往较多的仍是传统制造业采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实质是“+互联网”,而非“互联网+”,并未产生“脱胎换骨”的新业态;上海在新一轮探索中,希望能借助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催生更多“化学变化”。

  地利:背靠工业、互联网“两棵大树”

  上海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上有其“地利”,首先在产业基础上,上海的汽车、装备、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在中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且产业链配套较为齐全。其次,在互联网方面,据上海市经信委披露的数据,2016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年经营收入超过6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十三五”时期末,上海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营收规模计划跨过“万亿元”大关。

  坐拥这双重优势,上海在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系列量化目标:到2019年,上海力争成为中国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计划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培育300个创新发展应用项目,上海全市范围内建设3至5个实践示范基地、10个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标准、试验验证、人才培训及安全检测等),涌现出20家以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此外,上海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坐标”并不囿于其自身版图,邵志清介绍,长三角产业经济结构、生产要素比较相似,又有一定的互补,上海希望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能充分对接长三角发展。(完)

【编辑:唐伟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