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挖掘机销量大涨298%!实体经济回暖了?

2017年03月06日 18:08 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 参与互动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6日电(罗琨)挖掘机的销量历来被视为实体经济投资活跃程度晴雨表之一。据广发证券最新从中国工程机械协会了解的情况来看,2月份国内挖掘机销量总量为14530台,同比增长297.65%,远超市场预期,同时也是挖掘机增速有数据跟踪历史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回暖了呢?

资料图 挖掘机
资料图 挖掘机

  回暖之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单从挖掘机的销量数据来判断经济增长就已经回暖恐怕不足为证。挖掘机的销量大增主要体现了基建的明显扩张,因为挖掘机主要和道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密切相关。“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的是今年的基建投资增速不低,至少和去年持平,说不定还会略高于去年。”连平称。

  不过结合近期的各种数据,从目前来看,连平认为中国经济L型的拐点可能已经走出来了,经济增长不会再持续下行,而是会在6.5%至7%的增长区间横向波动运行。

  渣打银行(中国)资深经济学家颜色更为乐观,他指出“开始回暖”的说法不准确。“并不是说实体经济开始回暖,事实上,实体经济已经回暖一定时间了。”颜色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实体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就一直在延续。

  “投资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回升了,民间投资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往上爬了,制造业的投资也有所回升,房地产投资相对比较稳定,PPI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变正了,企业利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都大幅度提高……”颜色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历数了近期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

  回暖原因

  综合PMI、物价、信贷、运输、发电量多种数据来看,连平判断称2017年一季度的经济不会往下走,而前两年基本上一季度相比前一个季度都会下一个台阶,比如从2013年到2014年,再从2014年到2015年,这两年的一季度台阶都下得比较明显,而2015年到2016年台阶下得就小了。连平判断称,2017年一季度不见得会下台阶,有可能会与2016年四季度持平。

  连平指出,这个回暖并非简单的季节性因素可以解释,结构性的因素和周期性的因素也在其中共同发挥作用。所谓周期性因素,是指经济在一个下行周期进行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在下行过程中不断重新再平衡,而中国经济自身是有增长潜力的。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结构性调整、转型、供给侧改革,则促使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率得以提高,结构得以改善,这些都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

  连平最后总结道,这段时间调整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会在一个新水平,或者说新常态上形成一个新的平衡,而实现中高速增长也就没有太多悬念了。

  三驾马车今年怎么跑?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连平认为,基建投资需求今年可能会更大,制造业投资已经企稳,开始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并呈现出进一步回升的趋势。

  至于房地产的投资,连平认为房地产市场去年成交量比较大,信贷投放也比较大,而且去年很多信贷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投放下去,在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可能还会有不小的需求。房地产市场的的信贷投放还会持续,但是增速肯定会明显回落。由于信贷投放相对滞后,因此今年的成交量虽说有明显回落,但不会迅速收缩。

  “消费整体来说比较平稳,在减税降费上应该还会有明显的动作。此次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5500亿减税降费,以及提高养老金的标准,增加收入,这些对推动消费还是会有积极作用。”连平指出。

  不过在颜色看来,房地产和消费在今年来说都会比较困难。消费方面,例如汽车消费在去年受税收政策优惠购买力已经被提前透支。“消费的话我觉得其实要发掘新的增长潜力,这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于房地产投资,颜色认为,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受政策调控影响比较大,压力也比较大,而三线城市去库存也不见得完全去掉,因此房地产投资也不会成为拉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出口方面,连平认为,目前形势还不错,主要得益于国际环境的改善。出口增速近期出现了一个正增长,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政策变化。但从目前来看,并不会出现特朗普在竞选时所说的大规模贸易制裁政策,因此这种不确定性没有初期所预期的那么强,连平认为今年的出口也会比去年更好一些。(中新经纬APP)

【编辑:王诗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