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击制假售假 线上线下齐发力

2017年06月14日 09: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屡被曝光和持续打击下,一些快递企业参与售假的现象依然存在。业内人士建议,打击售假产业链亟须多方合力,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同时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息造假问题。

  不少网民认为,制假售假屡禁不止,且呈现出地域化、专业化的特征,消费者深受其害。其原因不仅在线上,更在线下,不仅与电商平台有关,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要从根本上遏制假货,必须强化监管,抬高违法成本,让制假售假链条上的违法者都受到严厉处罚。

  制假售假猖獗

  有网民称,网购买到假货不是新鲜事。假货无所不包、层出不穷,从简单的鞋、包、衣,到大一点的电器、家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造不出的。制造假货呈现出地域化、专业化的特征。

  网民“夏振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每次网购都像是一场假货阻击战。尤其对海淘来说,一个“优秀”的消费者至少要会看条码、看防伪贴、看中文标签、看检疫证,还要具备查询原产地证书、报关单等鉴别知识。身边就有朋友在交了无数“学费”后才终于修炼成“专家”,但终究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知识“技术门槛”太高。

  网民“胡印斌”提出,在假货治理问题上,各方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其一,网购假货多,但症结仍在线下,正是因为线下无视知识产权、罔顾产品质量,才导致假货横行;其二,治理假货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自力行为,而是应该同心协力,联合治理,实现全链条打击惩处;其三,提高制假售假违法成本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提高违法成本

  网民“卫琪”认为,犯罪成本低是假货“春风吹又生”的根本原因,应提高制假的违法成本。目前,我国适用的依然是1993年出台的《产品质量法》,罚款的标准依旧停留在24年前,这直接导致我们行政监管的处罚力度低,对违法者不构成威胁。

  网民“鲁平”称,不见棺材不落泪。酒驾拘留、醉驾入刑,彻底刹住了酒驾、醉驾之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只有制假售假链条上的每一个违法者都受到应有处罚,假货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网民“王甄言”认为,电商平台应按照“网络实名制”要求,对入驻平台的电商进行实名登记,保证每一家网店都可以找到创办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家庭住址、个人身份证信息、联系方式,防止售假网店店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网民“冯军福”建议,建立配套机制,强化监管。相关部门应与快递公司联合起来,增加配套的安检措施,对快递员进行“打假”培训,让快递小哥不仅跑得快,还要能力强、眼神好,能够承担起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重任。(记者 陈伟 整理)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