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漳县妇女乐享“摆摊赶集” 探灵活就业增收路

2017年07月21日 2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漳县妇女乐享“摆摊赶集”探灵活就业增收路
    图为32岁的甘肃定西市漳县三岔镇留守妇女王明兰“摆摊赶集”。 崔琳 摄

  中新网兰州7月21日电 (记者 崔琳 魏建军)“在城郊,每月逢初三、初六、初九都是赶集日,在县城则‘双日子’都逢集,乡民在赶集日通常会买卖一些商品,与邻里联络感情。如此一来,大部分留守妇女为了生计,逢集就赶,这是在城市里感受不到的习俗。”32岁的甘肃定西市漳县三岔镇留守妇女王明兰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说。

  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全县贫困妇女2.38万人,其中留守妇女8166人,陪读妈妈1900人,城郊附近剩余妇女劳动力1800余人。四年前,“7·22”地震使当地脱贫攻坚更加困难。为此,漳县官方于两年前提出“发展手工编织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思路,引导各界妇女参与手工编织,增加贫困妇女收入。

图为游客挑选手工编织品。 崔琳 摄
图为游客挑选手工编织品。 崔琳 摄

  “手工编织小产品,妇女就业大舞台。”这是王明兰自2016年4月从事手工编织至今最深刻的感受。每逢赶集,王明兰就用铁架子临时支起一个摊位,上面摆放着她与姐妹们编织的帽子、拖鞋、披肩等各类手工编织品,不时吸引当地民众与游客驻足购买。

  王明兰说,编织用的针、线、丝带等原材料都由当地妇联提供,编织技术则是从妇联举办的“巧手培训”中学会的。自打她从事手工编织后,每天平均能挣50元至60元不等,一个月能增收一千余元,贴补家中足够了。

  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好学,王明兰很快成为了三岔镇编织创业能手,还当选上镇妇联副主席。为让更多的姐妹们也能够通过手工编织赚点生活费,王明兰申请了4万元扶贫贷款建起小型手工编织工厂,目前已带动103名留守妇女灵活就业。

  王明兰透露,今后她还想借助淘宝、朋友圈推广姐妹们的手工编织品,依靠电商扩大销售圈。

  漳县妇联主席杜慧娟介绍,为搭建手工编织发展平台,该县妇联组织在妇女儿童培训中心注册成立了手工编织协会,每天免费为前来学习的妇女进行“一对一”的钩编技能培训,培训成功后,向其发放订单,协会提供钩编材料,妇女们带回家制作成成品再交回协会直接领取手工费。如:漳县草滩乡陪读妈妈李淑兰,已累计通过协会挣到3000多元手工费。

  同时,漳县妇联重视手工产品的研发,他们根据漳县传统的刺绣公益,将绣有二十四孝、状元塔祭、花、鸟及动物等图案的枕头修片装裱成框进行展卖,以此发掘传统手工刺绣。

  值得一提的是,为吸引外来资金及技术,漳县妇女儿童培训中心还建立起手工编织产品展销点,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为产品开拓销售新渠道,在淘宝网上开设漳县手工编织品专营店。同时,还在贵清山、遮阳山等当地著名旅游景区农家乐设立漳县手工艺品销售点。

  杜慧娟表示,为拓宽手工编织发展空间,漳县不断壮大妇女手工编织创业带头人和经纪人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已通过手工编织增收500万元,涉及旅游纪念品及手工绣花加工订单等方面。

  杜慧娟坦言,漳县手工编织业在助推当地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手工编织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信息闭塞、销售渠道不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对此,漳县今后将在全县范围内发掘枕头绣片、鞋垫、虎头帽等具有地方特色、传统民俗的手工艺产品,邀请文化、绘画、艺术等领域专家进行新产品设计与研发,将传统手工制品赋予现代元素,提高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时尚性。

  同时,还将融合民俗文化元素,与当地传统的手工艺品及贵清山、遮阳山旅游产业相结合,设计并研发具有漳县特色、创意新颖的产品,从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再增强市场竞争力。

  杜慧娟披露,漳县妇联将加大培训力度,利用三年时间,邀请专家亲临漳县培训1600人(次),组织编织能手到手工编织业发达地区培训260人(次),通过编织能手培训全县妇女11500人(次),力争到2020年,全县吸纳手工编织妇女10000人,总收入增加1500万元。(完)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