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果洛:暖棚通电 牛羊肥壮

2017年07月26日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青海果洛:暖棚通电牛羊肥壮
    图为供电员工深入养殖场指导用电。 白强 摄

  中新网西宁7月26日电 题:青海果洛:暖棚通电牛羊肥壮

  作者罗云鹏白强

  “这里这么远,平时大点的卡车都开不进来,国家电网却想方设法为我们通上了动力电,简直就是个惊喜!”这是当下土生土长的思肉欠村村民才让多杰感慨最深的一句话。

  才让多杰家养了一百多头牦牛,还经营着一个小商铺,食品、饮料等日常用品在一个店铺里应有尽有。

图为供电员工为刚通电牧民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白强 摄
图为供电员工为刚通电牧民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白强 摄

  截至今年上半年,国网果洛供电公司完成投资4282.31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93.16公里,新建低压变台54台,推进了青海省果洛州3个贫困村的电网延伸和动力电改造,解决了717户牧民群众的用电难题。

  线路延伸动力电进村

  “一块太阳能发电板就是过去整个店铺的电力来源,天气晴朗的话可以维持照明3个多小时,遇上阴雨天的话就根本用不上电,电冰箱都不敢用。”才让多杰给介绍说,现在眼看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下一步,才让多杰除了购置电视、洗衣机等家电外,还将在自家的牛棚里安装取暖设备,保障牛羊冬季繁殖和幼崽存活率。

  果洛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冬季漫长而严寒,长期高寒缺氧的气候加之经济发展以牧业为主,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图为完成电网改造后的贫困村。 白强 摄
图为完成电网改造后的贫困村。 白强 摄

  2016年12月23日,果洛联网工程全线竣工投运,果洛玛多、班玛、久治三县电网彻底结束了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农牧民用电开始有了保障。

  2017年,国网果洛供电公司将完成电网基建项目投资1.4亿元,继续推进贫困村电网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电网配套项目,统筹考虑全州188个村(含74个贫困村)的用电需求。

  服务升级用电有保障

  果洛平均海拔4200以上,牧区人口密度仅为3.71人/平方公里,供电所平均服务半径40公里,最大服务半径达到110公里。

图为用电联系人免费帮牧民拆除烧坏的刀闸和线路。 白强 摄
图为用电联系人免费帮牧民拆除烧坏的刀闸和线路。 白强 摄

  2015年以来,果洛供电公司通过联系当地各级政府、乡村和寺院,累计推行政企共建用电便民服务点21个。

  “在牧区冬天太冷,为了御寒,老乡们开很多小太阳、电褥子等取暖设备,用户的刀闸常常就因为负荷太大烧坏了。”甘德县江千乡用电联系人李建明师傅说,“有的老乡不了解用电常识,线路老化了还使用大功率电器,停电后我就赶紧去帮他们处理故障,有时候一天都忙的喘不了一口气。”

  “作为供电企业,主要职责就是让百姓‘用上电,用好电’,服务于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果洛藏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履行央企责任。”果洛供电公司总经理李怀远表示。

  动力十足脱贫在路上

  “稳定可靠的电力是合作社里最关键的基础保障,有了动力电才能正常的出栏率。”在赵德发的精心经营下,合作社每年收益近20万元,入股的57户村民每户可在年底分红2100余元。

  赵德发是玛沁县拉加镇的一位能人,负责阿舍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日常管理和年终分红等工作,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5座大型猪圈里最多能圈养500余头猪。

  据他介绍“猪圈顶棚上每隔6米均装有红外线取暖灯,在漫长的冬季,取暖灯往往需要24小时全部开启才能保证种猪繁殖和正常发育,用电的事还得感谢电力公司的大力帮助和指导。”

  “标杆台区的建设获得了可喜的成绩,相信会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今年5月5日,果洛供电公司员工李清桂在标杆台区创建经验汇报会上这样介绍。

  在样板项目打造过程中,果洛供电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指标记录表,并全部应用自动化采集覆盖。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服务工作,为牧区移民客户逐户讲解微信、电e宝、支付宝、翼支付等缴费方式及掌上电力业务。

图为用电联系人为牧民安装刀闸。 白强 摄
图为用电联系人为牧民安装刀闸。 白强 摄

  “在玛多县城,过去在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大烟囱,县城取暖全靠燃煤锅炉解决,国家电网公司‘煤改电’清洁取暖项目的实施,烟囱不见了,眼看着工程在稳步推进,今年冬天老百姓热乎了,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玛多县县政府副县长张强说道。

  据测算,清洁取暖项目投运后,理论上每年可替代标准煤27843吨,减少碳粉排放18933吨、二氧化碳排放69413吨、二氧化硫排放2088吨、氮氧化物排放974.5吨。(完)

【编辑:刘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