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李晓华:未必

2017年08月25日 19:56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 中新经纬 张芷菡摄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5日电(张芷菡) 8月25日,中新经纬联合微博财经举办了“财经V热评”沙龙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就微博榜单热门话题“马云说: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这是不一定的事。从历史来看,技术进步创造的相关工作岗位,往往比被这项技术取代的工作岗位数量更多。

  伴随互联网与新科技的高速发展,部分工作甚至部分行业面临着调整甚至消失的局面。此前,马云在某次峰会上发言时说,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未来一百年是智慧的时代、体验的时代、服务的时代。机器将会取代我们过去两百年来很多的技术和科技。刘强东也曾语出惊人:未来5-8年,给你送货的可能全是机器人。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有些岗位逐渐被机器、机器人所取代。那么,是否可以预见,30年后孩子都找不到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哪些行业首当其冲渐渐消失?哪些工作更容易被新技术替代?

  “当前机器取代人类的现象主要基于新科技、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而实际上人工智能在应用中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硬件技术,二是深度算法,三是大数据。但归根结底,这些数据的整合和技术的统筹,还是需要人的控制,高技术产业很难被取代。”对于未来最容易被替代的行业,李晓华认为主要有两类。一是创新能力低的行业,二是重复性劳动较多的行业。

  而对于马云说 “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的论断,李晓华并不认同。“对于机器抢占人的工作的担忧,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存在的,那时还有手工业者去打砸纺织机。但从人类社会两三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新技术、新机器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岗位。”李晓华以一项研究为例说明: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将1850年到2015年每十年划分一个时间段,发现在任意十年间,技术进步创造的相关工作岗位,都要比被这项技术取代的工作岗位数量更多。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与社会分工的细化,其创造的工作岗位是更多的。

  讨论中,李晓华引用了一个形象的故事,一个智者为国王发明了一种象棋,国王非常喜欢,答应奖赏智者,智者提出按规则奖励他大米: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一粒大米,第二个格子放两粒……每一格均为前一格的双倍。刚开始的时候国王还可以轻松的负担,而进入下半盘米粒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李晓华解释道:“有一种观点认为,这近乎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在初期我们可以很好的掌握,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突破,在未来可能导致一种绝对就业数量的下降。”

  “近几十年内找不到工作这件事,是不用太担忧的,但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李晓华说,“因为我们可能将很快进入这下半盘棋,人与人工智能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拐点。” (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