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全球央行相继出手 中国货币政策走向受关注

2017年12月19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年内第三次加息——美联储明年面临更复杂挑战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夏宾)近10天内,全球数个重要经济体的央行召开了年底前的最后一次有关货币政策的会议。其中,最受关注的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联储按兵不动,俄罗斯意外减息。

  中国货币政策怎么走?时值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明年货币政策定调,引外界关注。此间,多位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对明年货币政策走向给出了预测。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指出,进入2017年,决定全球货币政策走向的经济基本面和金融稳定因素发生了变化,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均存在转向举动和预期,经济复苏力度不同决定了各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存在差异,但全球整体货币政策正逐渐由宽松周期进入紧缩周期。

  “在全球同步紧缩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也很难独善其身。”王有鑫预计,明年中国货币政策将主要采取“隐性加息+扩表(扩大资产负债表)+严监管”的操作手段。

  具体来看,首先,价格工具趋于紧缩,MLF(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等操作利率整体将继续波动上行,既符合国际利率中枢上移趋势,又能缩窄操作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间的差距,理顺价格信号,抑制市场过度投机和套利行为。

  其次,数量工具保持适度宽松,既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又可控制市场利率过度上行,损害实体经济发展。

  第三,继续保持严监管和金融去杠杆,可防控因市场环境变化对金融系统的冲击,避免影子银行和资产价格调整风险造成跨市场跨机构的蔓延和传染,防范“明斯基时刻”发生。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亦指出,中国货币政策不会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相悖,加之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和金融去杠杆的需要,明年货币政策不太可能宽松。

  “但是货币政策也不会再收得更紧。”盛松成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已是稳健中性偏紧,预计2018年将延续今年的稳健货币政策,不松不紧,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决定明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因素要从国内外两方面来看,预计货币政策将和今年基本保持一致,呈现中性偏紧状态。

  从内部看,中国金融去杠杆仍未结束,未来1至2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处在消解杠杆的过程中,要保证稳步去杠杆,货币政策中性偏紧是重要前提。

  从外部看,美联储等经济体步入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其外溢效应对中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在逐渐降低,但仍无法忽视,若明年中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胀压力,叠加外部影响的话,亦会促使中国官方保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也不排除会有加息的可能。

  曾刚还预计,随着市场和监管当局的充分沟通以及市场对于强监管环境的适应,明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会有一个较为合理稳定的预期,中国央行也正完善对于流动性调控的精准性,因此,明年市场利率可能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完)

【编辑:罗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